圖爲本刊記者在村委辦公室中採訪。

9月底,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陰雨綿綿,走在融水苗族自治縣三合村的村路上,道路兩旁一幢幢修葺一新的房屋透過細雨映入眼簾。

“多虧了咱們縣紀委的幹部,我真的做夢也沒想到,過去這麼久,那筆錢還能拿回來!”村民周息秋家的新房子寬敞明亮,佈置簡單卻溫馨。

她提到的“那筆錢”,正是幫助她修建房屋的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事情要從7年前說起。周息秋一家是村裏有名的貧困戶,除養育一雙兒女的日常開銷外,由於丈夫身體不好,需要常年喫藥,昂貴的醫藥費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2013年,在瞭解到國家危房改造的好政策後,久居陋屋的周息秋動心了。還沒等她騰出手來提交申請材料,時任村委會副主任唐某就主動找到了她,允諾只要給自己一些“好處費”,就一定能幫她申請到危房改造的指標。

面對唐某的主動上門,周息秋犯起了嘀咕。“這‘好處費’到底是給還是不給?給了他,指標下來了家裏或多或少還能得一點,可如果不給他,那就真的是一分錢也拿不到。”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周息秋妥協了。

此後不久,周息秋家果然獲得了危改指標。隨着2萬元危房改造補助金的分次到賬,唐某共4次陪同周息秋來到融水鎮風雲橋頭信用社,周息秋前腳取出現金,唐某緊接着在信用社門口將共計1萬元的“好處費”收入囊中。“錢拿到手那會兒,真的是不想給,但是又的確無可奈何。”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周息秋嘆了口氣。

周息秋的遭遇並不是個例。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唐某在協助鎮政府開展危房改造工作期間,利用工作便利,以幫助村民申請危房改造指標爲由,向三合村的30餘戶村民索要了金額不等的好處費共13.7萬元。

“我現在真的是非常非常後悔,真的是悔不當初。” 2019年12月18日,在浙江、上海等地外逃了3年之久的唐某歸案。融水縣紀委監委對其採取了留置措施,案件很快取得突破,相關涉案資金也被依法追繳。

2020年4月10日,在融水縣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清退違紀扶貧款發放儀式上,周息秋和其餘30多戶村民拿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危房改造補助資金。

近年來,融水縣紀委監委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着力解決羣衆反映強烈、損害羣衆利益的突出問題。今年1至9月,融水縣排查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17條,立案90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6人,給予組織處理118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產生了強大的震懾和警示效果。(徐瑩瑩)【第一書記特寫】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

9月下旬的融水縣,雨已經斷斷續續下了一個月。細雨中,記者沿着良寨鄉良寨村這兩年新硬化的產業路,來到致富帶頭人曾令明的畜禽養殖合作社。

如果不是同行的同志提起,很難想象曾令明這名老黨員一家,曾是2014年精準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下半年,在縣紀委監委駐村第一書記賈乙斌的引導幫助下,曾令明開始飼養土雞,2017年實現脫貧。

2018年,縣紀委監委新派的第一書記賈舒澤駐村後,看曾令明的養雞場辦得紅火,就琢磨能不能讓他辦個養雞合作社,帶動其他貧困戶脫貧。剛開始曾令明有些猶豫,不知道能不能養好這麼多雞,也擔心其他村民有誤會。

“一回生,兩回熟,帶瓶米酒去家中,坐下聊成朋友,事就好辦了。”賈舒澤發揮紀檢監察干部善做思想工作的優勢,反覆入戶和曾令明談心,宣傳政策,鼓勵他發揮黨員示範作用,挑起帶動村民致富的擔子。

第一書記的反覆勸說,喚醒了曾令明的黨員覺悟,村上又幫着他解決貼息扶貧貸款,協調技術指導、對接銷售渠道。“工作做到家了,怎麼能不配合”,打消思想顧慮後,曾令明很快答應並建起合作社。

現在曾令明合作社的5戶貧困戶都已脫貧。他們在合作社工作一天有100多元收入,還可以通過寄養自己的雞獲得分紅。

一個示範勝過一打道理。在工作隊的動員、幫扶下,目前村裏已培養5名致富帶頭人,通過建立合作社帶動130餘戶貧困戶脫貧。(宋全浩)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20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