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她文化”在荧屏创作领域的崛起与破圈背后,更应打破陈规,用精品内容积极回应题材风口。

文 | 坤同

今年的荧屏有着一股不同以往的独特气质。一大批以女性视角为故事逻辑主线的“她文化”作品涌现出来,生动地勾勒出女性的真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此外,这些剧集背后的现实问题也屡屡登上各大榜单的热搜,不仅激发着女性观众的共鸣,更让大众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女性领域。

随着荧屏上的女性创作规模日盛,之于荧屏创作而言,这带来了何种启示?又透出了何种趋势?对行业而言,渐成气候的“她题材”能否打开行业的新局面?能否带动行业多方位的创作升格?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命题。

10月14日,在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产业峰会上,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参与了“‘她文化’在内容产业中的新发展”主题论坛,从腾讯视频在内容生态上的建设和布局出发,分享了女性题材创作的密码和法则,更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探索了“她文化”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未来进路。

腾讯视频副总裁 王娟

从潮流到现象,

柔软的“她文化”同样富有力量

近段时间以来,荧屏上一批“她题材”作品陆续涌现出来、井喷成潮,带来了影视市场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同类型题材的扎堆出现不免让人疑虑,这究竟是荧屏创作的新趋势,还是又一次“集体割韭菜”的不理性行为?

在王娟看来,男性观众所喜爱的内容往往是口口相传、厚积薄发的,而女性观众所喜欢的内容却往往是瞬间爆发的。正因为如此,“她文化”的突然兴起在很大可能上是源自两类观众群体对于不同内容有着不同的反射弧,从而让女性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潮、占领荧屏。

值得注意的是,霸屏的“她题材”几乎都有着相当高的制作水准,更有着比“快消品”丰富得多的人生智慧和精神底蕴。无论是腾讯视频播出《三十而已》《安家》等剧集作品,《创作营2020》等综艺作品亦或是《女人30+》等纪实访谈节目,都有着鲜明的女性气质,更以其真情实感的内容表达“圈粉”了广大女性群体。

这些女性作品的创作大都源自对于现实的挖掘和洞悉,这种洞悉一方面是对女性需求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对女性话题的深度透视。这种“离地半尺的人间真实”精准地捕捉了现实女性的真实样态,并且以具有共鸣的现实力量靠近广大女性观众并形成有效共振。

王娟认为,腾讯视频正在热播的《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以及刚热播完的《三十而已》,这两部作品女性用户的占比高达80%,女性观众在观看此类作品时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代入感,让她们在投射自我的同时,释放对爱情、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帮助她们在这些内容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除了以上两部作品,腾讯视频出品的亲密关系实景观察节目《幸福三重奏》系列,以及恋爱社交推理真人秀节目《心动的信号》系列也拥有相同的精神内核,释放出了“她文化”的力量。

在“她文化”浸润下的“她题材”,传递出了面向生活本质的深度思考,所以,这些女性作品不仅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更赢得了收视和流量。此外,这些作品对于女性需求和话题的把握,更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关照和生活上的指引,成为了声援女性的荧屏声音,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触动了她们的内心世界。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她题材”的火爆并不是资本所左右的结果,而是“她文化”真正通过荧屏进行传播之后引导女性观众自发形成的社会景观。在这一层面上,如今的“她题材”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种创作潮流的定义范畴,而成为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在这一批“她题材”的呈现中,女性文化以及女性力量得到了极致的彰显,更在不断深入的讨论中扩充着原有的内涵和外延。

为女性而作的“她题材”,

何以摸准大众口味?

书写女性的“她题材”是如何走入大众视野的?

实际上,这不仅源于“她文化”本身的“吸引力”,也源自这些影视作品在全面升级制作水准、叙事方式、主旨意涵等之后所具有的“破圈力”。

不同于以往的女性题材创作,近一段时间的“她题材”转变了以往传统创作手法,打破了荧屏上刻板、陈旧的女性形象,塑造出新时代的女性角色,如《三十而已》中江疏影饰演的王漫妮、童瑶饰演的顾佳、毛晓彤饰演的钟晓芹皆诠释出了现代女性独立、果敢、自主的气质,她们活出了有血有肉、有骨气的30+。剧中女性角色与大众认知视野中的刻板成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感”,也正是形象的破与立所带来的这种反差成为了大范围吸引观众的关键。

荧屏上女性形象创作思路的改变,并不止于“她题材”领域,大量男性题材中也能够觅得同样的“光亮”。腾讯视频播出的《穿越火线》这类更偏男性向的垂类口碑剧以及《清平乐》等历史题材剧作中同样塑造了饱满鲜活、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并且,通过男性视角来呈现的更为立体、反传统的女性角色更能够向大众清晰地呈现出剧集的“与众不同”。

更重要的是,对于新时代女性的展现和叙事并没有悬浮于真实生活,而是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炼出生活的本质气息,无论剧集还是综艺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都充满着“真实感”。王娟能够真切感受到女性在社会当中角色的多元化,在她眼中,真正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不是所谓的“女强人”,而是“有缺憾,但也有她自己的闪光点”的丰满形象——实际上,这种同时包裹着个性又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才是最接近生活的,这也正愈发成为荧屏创作的趋势所在。

崛起的“她题材”看上去是以女性的视角来进行故事的编织与讲述,但在这些题材中,女性所面对的问题正是大众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她”到“她们”,更从“她们”到“我们”,这种对于大众话题的聚焦,赋予女性题材以广泛的共情力,这也是当下一大批“她题材”得以破圈的另一条重要线索。

“她文化”崛起背后,

是荧屏创作升维的“新风口”

火了一阵之后,“她文化”所引领的“她题材”还会以创作“风口”的身份持续存在吗?从目前的市场规模和题材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这一问题的答案仍旧是积极的。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她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4.8亿元,对于影视行业创作而言,对于“她文化”的呈现仍旧是一大主线。只是相对于早期单纯的消费女性而言,接下来应当如何进一步打磨当下的女性向创作?重点在于要做到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效统一。

腾讯视频在剧集和综艺节目上的头部内容,可以说是女性观众的比例在一些题材类型上占据了高于“半壁江山”的比例。王娟表示,“为女性观众提供好内容”始终是腾讯视频内容排播的主要考量之一,“不管是24岁以下的年轻女性,还是24岁以上的熟龄职业女性,我们都希望她们能够持续在我们平台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她文化”在荧屏创作领域的崛起与破圈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行业创作趋势的转向与新发展。其中,一大趋势就是对于以往荧屏创作既有规则的打破和重塑。这些女性题材作品无不突破了已有的创作局限,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来指导影视创作的实践,这种敢于打破陈规的方式,为行业的发展凿开了突破口。

打破视角之外,行业制作水准的升级为“她题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当下行业发展的一大底色。这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进一步拉高了行业创作的天花板,专注于自身本质能力的升级换代,是握住每一次题材红利的关键。

荧屏的风口始终都在,只有认真做内容,才能在“新风口”来临时乘风而起、御风而行——这或许就是腾讯视频再一次在“她文化”这股新潮中实现领航的创作密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