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打工二字,只要不是老闆,幾乎都可以稱得上是打工仔。同樣是打工仔,有人卻因爲其非常高的年薪而被稱爲打工皇帝。比如唐駿、楊元慶、張小龍等,都被稱爲打工皇帝。

唐駿,曾任微軟中國公司總裁,2008年因爲10億身價跳槽至新華都而被稱爲第一職業經理人。2015年,唐駿出任微創(中國)董事長,成爲老闆,已經不能再算一個打工者了。

楊元慶,聯想電腦總裁,2010年時的薪酬就高達9050萬元,被稱爲打工皇帝。後來,楊元慶成爲聯想集團董事長,打工仔變成老闆。

日前,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打工皇帝”劉熾平再次減持騰訊。部分人可能知道,劉熾平是騰訊的總裁,也是馬化騰的左膀右臂,可爲什麼媒體稱劉熾平是打工皇帝呢?

劉熾平,企鵝帝國的二號人物,爲人比馬化騰還要低調,所以鮮有公衆媒體報道。但是我們依然從騰訊披露的財報中發現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據統計,劉熾平的年薪高於馬化騰,並且是十年來一直高於馬化騰。特別是2018年,劉熾平的年薪高達3.13億元,粗略算一下,每個工作日收入100多萬,因此被媒體稱爲打工皇帝。

劉熾平、馬化騰

2005年加入騰訊公司的劉熾平,雖然不如騰訊五虎資歷老,但卻是帶給騰訊變化最大的領導者之一。騰訊經過黃金五年的發展,在2005年面臨着增長放緩的困境。如何讓騰訊持續高增長一直困擾着馬化騰。劉熾平的投行經驗以及管理諮詢公司的經歷,讓馬化騰有了新的思考。劉熾平認爲,此時的騰訊應該逐步放棄對移動夢網的收入依賴,適當公開募股,發掘即時通信工具的發展潛力。馬化騰眼前一亮,劉熾平入職騰訊,負責戰略投資。

劉熾平大刀闊斧地進行併購投資,凡是騰訊看上的業務,無論如何也要入股。和阿里的投資風格不同的是,阿里投資很在意控股,騰訊的投資風格則不在意是否控股,而在意這個業務是否能夠站隊騰訊。

進入騰訊沒多久,劉熾平就幫騰訊Foxmail郵箱收入囊中,並且引入了Foxmail的創始人張小龍,爲此後的微信打下基礎。僅2011年一年的時間,在劉熾平的主導下,騰訊進行了40多次投資收購,超過騰訊十年以來投資項目的總和。其中最爲代表的是2.14億美元入股京東。

劉熾平

截至2020年,騰訊投資企業總計超過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160多家爲市值或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企業。

劉熾平爲騰訊帶來了巨大的貢獻,馬化騰自然是湧泉相報,不僅開出高薪,還給出大量的股權。公開的富豪榜數據顯示,劉熾平的個人身價爲170億元,胡潤百富榜排在214位,香港50大富豪榜中排第35位。

從2005年加入騰訊算起,劉熾平已經爲老闆馬化騰服務了15個年頭。雖然劉熾平的年薪3億多,但並不是騰訊領工資最多的人。微信之父張小龍年薪8000萬美元,約5.6億元人民幣,比劉熾平多出不少。不過,從管理職位上來看。劉熾平爲騰訊公司總裁,張小龍爲執行副總裁,劉熾平的職位比張小龍更牛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