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

“6點鐘起牀,7點鐘喫飯,8點之前要出門,9點鐘到齊魯志願者百花洲共享書屋志願者值班,12點回家喫飯,下午1點出門到英雄山消防部隊爲“孩子們”包水餃,5點半回家……”

這是“兵媽媽”齊亞珍一個普通週三的時間安排表,不僅僅是這一天,她的日程表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除了參與齊魯志願者共享書屋志願者爲遊客和市民提供服務之外,她每週還要和其他志願者們一起去消防隊,給孩子們講愛心故事,帶領大學生愛心團隊做公益活動等等。

在她心裏放不下的人有太多,她還記掛掛着遠在全國各地的“兵兒子”,惦記着獨居的李奶奶,想着榮軍醫院療養的老功臣們。齊亞珍說,她每天睡眠時間只有5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在忙着做公益,她說做好事讓她快樂,身體也很健康,每天感覺有用不完的勁,總想着能做更多好事。

2020年是齊亞珍從事公益事業的第26年,就在2019年齊亞珍從事公益事業25週年時,志願者們爲她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文藝演出,現場來了200多位志願者和觀衆,有的是受她指引加入志願者隊伍中的志願者,有的是受到過救助的人們,有的是與她攜手在公益路上的夥伴,有的則是她多年的“兵兒子”。一個個動情的故事在現場傳頌,一位“兵兒子”的家屬要生娃,卻怎麼也聯繫不到當兵的丈夫,齊亞珍毫不猶豫趕到洛陽這名兵兒子家中,照看家屬等待孩子出生;小戰士蔣友清身患白血病,齊亞珍心疼這名孩子,想盡辦法挽救蔣友清的生命,她第一個爲蔣友清做造血幹細胞配型,也成爲濟南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第一人……

“第一次幫助別人,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我看望當時跟我一樣因車禍受傷的農村小夥。就是這件小事,讓我體會到幫助人的快樂,這也開啓了往後這26年的愛心路。”齊亞珍說,那是1996年,也是在那年,她開始認下了第一個“兵兒子”,後來她幫助了越來越多的兵兒子,她和每一個兵兒子之間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再後來就是她和兵兒子們一起幫助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除了擁軍路上是模範,齊亞珍在濟南也是知名的志願者帶頭人,她帶領的兵媽媽愛心團隊走社區、農村,爲居民送去歡樂和服務,她還每週帶着志願者們一起到榮軍醫院進行義務演出,爲老功臣們送去歡樂;每週三到英雄山消防中隊,爲消防官兵做水餃、醜面等家常飯,讓消防官兵時刻體會到親人的關懷。

現在,齊亞珍說,她除了自己做這些公益活動之外,最願意做的事就是給孩子們和大學生講愛心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號召更多孩子們和大學生加入到公益志願者行列中,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人到底能有多大能量,我不知道,但是我只要是在這個世界上一天,我就願意做一名快樂的志願者,播撒快樂和陽光,用自己的言行影響着身邊人。”齊亞珍說,她一直這樣告訴自己。

有愛的人永遠年輕,已經67歲的“兵媽媽”齊亞珍認爲自己仍然年輕,她也堅信自己會一直在公益的路上繼續走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