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森被任命爲村黨支部書記,正好是1995年津灣村被列爲後進村整頓的時候。新野縣新甸鋪鎮津灣村是白河沿岸的傳統農耕村落,耕地3236畝,人口3028人,12個村民小組,76名黨員。

那時候的津灣村,只能用“一窮二白”來形容。25年前,一說津灣,羣衆就說:“南津灣,荒沙灘,遇水淹,沒喫穿,有女不嫁南津灣。”

“南津灣難啊!”王玉森說,回想25年前剛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時候,面對一窮二白的集體和家庭,感覺壓力巨大。窮則思變,那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把發展生產作爲首要任務。

結合津灣村的實際情況,利用耕地面積小、沿河灘土地面積大的優勢,經多方求證,村裏決定發展優質桃產業。王玉森多次去省裏請專家,到全國各地學技術,引品種,最終找出適合津灣村種植的日本松森、美國紅桃等5個優質品種,徹底摘掉一窮二白的落後帽子。

隨着桃園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銷路又成了新的問題。“經驗教會我們抱團闖市場,成立林果專業合作社,建設冷庫,逐漸把津灣的桃銷往全國各地。”王玉森說,就像今年,因受疫情的影響,津灣村的桃又遇到了豐產滯銷的現象。村裏一方面帶領桃農走精品入市之路,另一方面利用網絡拓寬銷售渠道,建立電商銷售平臺,舉辦抖音節,邀請縣長直播帶貨。既解決了銷路問題,又提高了津灣桃知名度,還讓羣衆看到了新的商機。現在,村裏通過抖音、快手帶貨的有一百五六十人。

一業興,百業旺。圍繞桃園產業的壯大,三產融合得到創新發展,桃酒、桃膠、桃木深加工以及景觀苗木林等各項產業都在蓬勃發展中,使得津灣村域經濟突飛猛進,僅此一項羣衆人均增收2300元,集體收入100餘萬元。“林果產業的發展壯大,讓我認識到,好產業必須對路子、合村情,羣衆才願意跟着幹。”津灣村桃園產業的發展歷程,讓王玉森感觸頗深,對待農村上項目、發展產業,他有獨特的感受和認識。

萬畝桃園的興起和知名度的擴大,讓津灣村“兩委”積極啓動新村規劃建設方案。在南陽市和縣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津灣村建設了黨羣服務中心、黨建活動廣場、桃園文化廣場,鋪設了柏油路主幹道,實現了生產路硬化,並通過廁所革命使全村700餘戶居民全部用上水衝式廁所。

津灣村把旅遊元素融入鄉村振興建設之中,建設民俗文化館,開辦農家樂、民俗賓館等,把農事活動變成農耕體驗,把田園村莊變成鄉村觀光景區,打造聞得見香,看得見美,記得住鄉愁的詩意田園。村莊別墅交相輝映,讓遊客可以深度體驗地道鄉土民俗,多元文化風情。一步一步展現出優雅宜居、產業興旺的新津灣。

產業發展起來了,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了,環境變美了,羣衆的腰桿也直起來了。現在,一提到津灣,羣衆就說:“住着小洋樓,出門水泥路,往日荒沙灘,今天金銀灘,有女要嫁南津灣。”

“這一切的變化,都是黨建引領的好,把全村羣衆的心聚攏到了一起。”王玉森說,脫貧攻堅以來,津灣村依託產業優勢,運用全域黨建理念,通過“支部+新型農業主體+黨員+貧困戶”的模式,專門建設了以桃園產業、大棚葡萄爲扶貧基地的就業渠道,根據每名黨員幹部特長,通過“一編三定”,讓黨員搭起支部與羣衆的連心橋、致富橋,帶動本村和鄰村的貧困戶實現就業,脫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着產業的發展,村裏富起來的羣衆有了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打個小牌、喝個小酒,經常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大矛盾沒有,小糾紛不斷。這讓王玉森認識到,既要讓羣衆富“口袋”,更要讓羣衆富“腦袋”。

爲此,村“兩委”把精神文明建設、鄉風文明建設與建強支部、創新管理手段一起抓。爲強化基層組織引領能力,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各項規章制度,把三亮三評、三理室工作作爲化解矛盾、推動黨員服務羣衆常態化機制,矛盾化解三理室工作的經驗,還被中央電視總檯焦點訪談欄目報道。近年來,津灣村沒有出現過羣衆上訪告狀的事情。與此同時,村裏每年春節都舉辦自己的聯歡晚會,爲100多名70歲以上老人每人發紅包500元,一起喫年夜飯。每年還投票評選出好媳婦、好公婆等先進模範,製作成版面懸掛在主幹道兩邊的宣傳欄裏,激勵大家學習共勉,也將作爲津灣人的家風代代相傳。

近兩年,津灣村先後獲得民政部先進示範社區、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百強美麗鄉村、河南省文明村鎮特色旅遊村、南陽市十大美麗鄉村等諸多榮譽。連續舉辦了四屆桃花藝術節、兩屆抖音採摘節,每年觀光遊客60多萬人次,僅此一項,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按照全域黨建的要求,津灣村把黨組織延伸到生產生活發展的各個環節,讓黨員有發揮作用的舞臺,讓羣衆有了“引路人”“主心骨”,黨建工作有了溫度、有了色彩,全域黨建成爲撬動農村發展的“鐵槓杆”,振興鄉村方方面面工作的“黏合劑”,實現黨羣同頻共振的“金鑰匙”。

“我堅信只要我們用好全域黨建這個‘法寶’,支部、黨員、羣衆就能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勁’,奮力下好鄉村振興‘一盤棋’。”王玉森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