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很多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在法律意義上,這些武裝組織可是合法的哦,只有一些近年來剛成立的纔不被緬甸政府和軍方承認合法性。而在鄰近雲南省的撣邦地區,就有着數量衆多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其中北撣邦軍(SSPP/SSA)就是一支以撣族爲主的武裝。

北撣邦軍起源於1971年成立的撣邦進步黨(SSPP),一般緬甸的武裝組織都會有一個對應的政黨,不過很多時候兩者都是一體的。北撣邦軍最開始只叫做撣邦軍,之後北方的部隊加入了緬共人民軍,而南方的部隊加入了坤沙的蒙泰軍。緬共解體後,北撣邦軍的雛形纔開始出現,而現在的南撣邦軍則是坤沙投降後重組的,所以南北撣邦軍都可以算同源,帽徽標誌相同,連內部稱呼都一樣叫做撣邦軍,不過外界爲表示區分才加上了南北二字。

現在的北撣邦軍其實是2011年原1旅重組的,因爲當時的北撣邦軍領導人接受了緬甸軍政府的整編要求,而1旅旅長攀發(班帕)則拒絕,並在1旅的基礎上擴編至5個旅,分別爲1旅、27旅、36旅、72旅和74旅。撣族和中國的傣族是跨境民族,在當地也被稱作擺夷,所以北撣邦軍也被叫做擺夷兵。

在北撣邦軍裏面,也有很多女性參軍,特別是現在智能手機普及,經常都會見到女兵發的照片出現在社交平臺上。近日就有一組北撣邦軍女兵的照片,一輛改裝過的卡其色豐田海拉克斯皮卡旁,三名北撣邦軍女兵全副武裝擺着造型,有種美女與野獸的視覺衝擊。

而她們的手中的步槍看起來很眼熟,仔細一看原來是56式衝鋒槍,連標誌性的三棱刺刀都能看清。作爲此前在緬共人民軍中待過的武裝組織,擁有純正的56式衝鋒槍很正常,而56式衝鋒槍也是北撣邦軍的主要裝備之一。其實不僅在北撣邦軍,緬甸很多其他武裝組織都裝備着56式衝鋒槍,甚至還有仿製的,這都說明了該槍在緬甸戰場上的可靠性。

做個假設,如果在戰場上遇見她們,你會怎麼辦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