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清和法國之間的戰爭,很多人認爲是“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最主要的是在鎮南關大捷後,中國並沒有乘勝追擊,反而迫不及待地與法國簽訂了條約。

如果說戰爭贏了,簽下了有利於自己的條約還算正常,可中法條約卻是一個十足的不平等條約,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承認了越南被法國佔領,西南門戶大開。

那麼鎮南關大捷後,大清迫不及待簽訂了中法條約,這是爲什麼?

有人會把這頂帽子扣到腐朽的清政府以及李鴻章身上了,認爲他們一味地委曲求全,喪失了大好的局面。

這話說的其實還是有道理的,先不說是否技不如人,如果統治者根本就沒有抵抗下去的決心,那麼這場仗如論如何是打不贏的。

所以說,大清之所以這樣,跟慈禧和李鴻章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不過話說回來,戰爭是法國先挑起來的。如果可能的話,清廷無論如何是不願意與法國發生什麼矛盾,畢竟第二次鴉片戰爭過去可沒多久,大清忘不掉。

當時的清廷主戰主和的人都有,爭吵不斷。可是面對越南的局勢,清廷又不能不管,否則自己僅剩的一點威嚴都沒有了。儘管如此,清廷也只是抗議了一下。

但事情的發展不是以大清的意志爲轉移的,果不其然,法國還是挑起了戰爭。

中法戰爭是從山西之戰開始的,面對法國的進攻,駐守山西的黑旗軍以及清軍被迫反擊,不過短短兩天山西失守了,這之後法國有恃無恐,一路向北推進。

雖然李鴻章與法國簽訂了條約,一度已經放棄了越南,但法國還是不滿足,再次挑起北黎衝突,企圖擴大戰爭。

尤其是將戰火燒到了中國沿海地區,不僅入侵臺灣還公然侵入福建馬尾港,由於福建水師倉促迎戰,結果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我們再來說說鎮南關大捷。這是中法戰爭期間最讓大清揚眉吐氣的一場戰役了,雖然其中不乏馮子材將軍的英明指揮,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以多勝少,法國也不至於沒有了還手之力。

可見,在中法對抗中,其實中國是不佔優勢的。

清廷也知道,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不足以讓大清在談判中增加多少籌碼。要知道法國雖然日漸衰退,但法國的實力還是有的,法國在遠東的兵力並不少,這都是讓清廷比較憂慮的。

雖然李鴻章一直致力於以夷制夷,但不可否認,在這件事上,西方列強明顯是站在法國這一邊的,洋人可不願意看到法國人被大清打得狼狽不堪,如果真的讓大清由此腰桿子挺起來,那麼對於洋人的在華利益是不利的。

當然了,根本原因還是清廷腐朽無能,不敢和洋人真的拼到底。所以清廷決定見好就收,避免過度刺激法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