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泵出的血液,需要有毛細血管才能發揮作用,而管理的本質實則就是管理好系統中的毛細血管,可是談何容易!

1

黑石創始人彼得·彼得森患有狹窄症,一種背部關節炎,一名著名的骨科醫生看了他的核共振成像後說:“彼得,你的背部需要動手術”。

隨即他向一個不做背部手術的背部專家諮詢了這個問題。他告訴彼得:“彼得,關於這種類型的手術,調查顯示成功率爲50%~60%,你的外科醫生沒告訴你可以在硬脊膜上注射可的松的事兒嗎?”

“沒有,他沒告訴我,”彼得接着問道:“在硬脊膜上注射可的松有什麼副作用嗎?”

“沒有任何副作用,它不僅可以減輕痛苦,而且很便宜。只是效果持續時間不及背部手術持久。在硬脊膜上注射可的松,再加上多做運動,就能解決你這類背部問題。”

彼得選擇了注射可的松,後來背部一直很健康,具有粉刺意味的是,背部手術的費用是1.4萬美元,而注射可的松只需要250美元。

彼得在《黑石的選擇》一書的尾聲處,特別論述了關於美國醫療保險造成的巨大財政缺口,龐大的政府赤字讓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債務國,拋開政策的合理性不論,就一個簡單的背部診療,就直接造成56倍的浪費,而此舉正出自醫療體系中毛細血管的部位。

2

前些年,街頭巷尾開着的養生館、美容店、減肥房,現大多已經淡出公衆的視野,甚至很多品牌變得臭名昭著。

國慶間,在宴席上見到了媽媽的老友陸阿姨,阿姨之前就是一家小區美容店的經營者,由於長時間入不敷出,在堅持兩年後關門歇業了。

陸阿姨惋惜地說:“市場徹底被這些營銷員們給做爛了,本來是保健養生的營養品,硬深深當作藥來賣。”

像無限極、完美、安利這些走直銷路線的品牌,無一不是這些處於毛細血管處營銷員的受害者。

陸阿姨曾經達成公司中級銷售的業績指標,受邀到公司總部參觀了產品的研發基地、生產工廠,深度瞭解了企業歷史和營銷理念,並與企業高管就產品定位進行了交流。

無論從企業價值觀的高屋建瓴,還是產品宣傳的簡單粗暴,企業總部絲毫沒有把產品“藥化”的痕跡,而且老師在分享時也重點強調了產品是保健品的明確功效。

可是處於毛細血管處的營銷人員,他們關乎的只是拉下線、賣貨賺錢,所以怎麼好賣怎麼來。

既然與健康掛鉤,與其說保持健康,不如說治療疾病,部分顧客懷着試一試的心態把保健品當作藥來喫,一部分人恰好病狀減輕了,從此堅信不疑,但是絕大部分人食用後並無效果,排斥情緒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品牌認知就錯位了,口口相傳,失了未來。

3

筆者的一位朋友是一家青少年研學旅行公司的負責人,團隊嘔心瀝血了三個月開發出一條極具性價比的歐洲研學路線,動用了一切能聯繫到的關係,獲得了幾個校方的推薦機會。

因爲從人文歷史的碰撞、動手實踐的新奇、以及同齡交流的體驗來講,其內容的飽滿度與含金量都深深吸引着校方,每場推薦會都獲得了校方的認可。

於是乎他們在校方的協助下,爲學校的班主任老師做了同樣的推薦會,結果卻反響平平。

他後來分享時說:“去年策劃的三期班,結果勉強招夠了一期,本以爲在取得校方的背書後,就會萬事大吉,可萬萬沒去多想一下,此舉觸碰了老師們自己的奶酪。”

“我們沒有在營銷的末端下功夫,本想着靠關係走走捷徑,但卻輸在了最後的環節”,他搖着頭說道。

有些時候策劃與執行是涇渭分明的兩件事,頂層設計裏有情懷、有未來、有集體利益,但毛細血管中幾乎只有自己的利益。

研學旅行項目對公司、對校方、對孩子均大有裨益,在這個營銷系統中,公司好比心臟,校方是動脈血管,孩子是組織細胞,唯獨缺少的就是老師們構成的毛細血管,系統沒有形成閉環,可不就差強人意了嗎?

END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的一個段子:在海底撈門口等餐,看到對面的兩人發生了爭執,海底撈的員工給顧客搬了椅子和桌子,擺滿了小食,放置在最佳的觀看位置,並對顧客說:“您先看着,我們已經有員工去打探吵架的原因去了,一會兒您便能知道他們爭執的前因後果了”。

我們可以把這個段子當作一個談趣樂呵一下,但我們不得不服,爲什麼海底撈系統中的毛細血管能如此出衆?

《海底撈你學不會》,這本乍看書名浮誇了點,但讀完後被深深折服的書,映射出管理的本質就是管理好系統末梢員工的切身利益,也就是毛細血管的利益,而這個利益除了金錢,還有情感價值的傳遞。

基層員工如何對待客戶,與他如何被直屬領導對待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制度中如果只有冷冰冰的金錢博弈,沒有情感價值的傳遞,就會出現56倍的醫療資源浪費,以及把保健品當作藥來賣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現象。但如果制度中不談金錢,那就會出現老師們光喫“大餅”不見利的拖延與懈怠。

可見,利益永遠是管理毛細血管處員工的鐵律,不過,如果只有利益,那管理層可能就要喫不了兜着走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