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的这些事

你要知道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入户工作将于10月11日至12月10日期间进行。

全数调查,普查员要走访每家每户;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首次可以自主填报……

公告明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为: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 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普查方式,由政府人口普查机构派普查员到住户家中进行登记,或由住户自主填报普查短表。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入户登记时应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普查机构统一颁发的工作证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公民有义务配合人口普查,如实提供普查所需资料。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其负责人,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在普查工作中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人口普查对象阻碍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依法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答疑解惑

我国每十年就会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6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据。

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在今年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普查标准时点。

普查对象为,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 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国进行人口普查普遍采用的方法。同时,由于人口居住状况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为了解我国人口的总体居住情况,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有关居住情况的指标。这次将进一步完善"查房"相关指标,以便更好反映当前人口的居住状况。

人口普查是全数调查,需要普查员走访每家每户,对居住的人口进行登记。

据初步估算,全国需选聘约700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每个普查员承担登记250人左右。

普查中有两个环节需要普查员入户,分别是摸底和登记工作。

摸底从10月11日开始,10月31日结束。这个阶段普查员要逐门逐户进行实地勘察,摸清每个区域住房的数量和具体位置,也要进入住户家中进行普查告知,询问登记方式,了解户内人员的大致情况。

从11月1日开始进入普查的正式登记阶段。普查员要进入每个住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这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调查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将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统一的证件开展工作,普查员上门时,住户可以先验明普查员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

为了方便大家申报普查信息,尽量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今年普查首次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方式,开发了自主填报程序,允许大家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联网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倡导普查对象进行自主填报,住户如需自主填报,可在普查员上门摸底时向普查员说明,请普查员提供自主填报的账号,根据填报要求按时、如实申报信息。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人口普查,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普查登记数据质量。

今年将首次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

制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普查应急预案,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采取不同的普查登记方式。比如,在高风险地区采取电话访问、网络自主填报等无接触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在中风险地区采取户外设站登记、网络自主填报等方式;在低风险地区按既定方式入户摸底和登记。现场登记期间,要求普查员工作时要身体健康、体温正常,入户时要根据防控要求佩戴口罩,及时进行消毒等,切实做好入户登记的防护工作。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人口普查过程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来源:石家庄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