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爲神明崇拜,認爲他是奎星轉世 ,由於民間傳其黑麪形象,亦被稱爲"包青天"。

包青天死去後,北宋皇帝賞賜了許多珍寶與包青天入葬,在盜墓賊橫行的時候衆多皇帝陵墓都沒能倖免,但是包青天之墓從未被盜過,原因爲何?

首先得從包拯包青天這個人說起,包青天一生當官爲民,在錢權利益社會里,得罪了非常多人,可以說是仇人遍佈,離世之前,早就想到自己肯定要遭仇人報復,死後挖棺。所以在死前建造了足足二十一口棺材,二十口假棺,一口真棺,也是包公二十一疑冢!

包拯出殯那天,二十一口棺材從合肥城七個城門分次擡出,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入土之後,包拯家人還在城裏散佈各種假消息,仇人想要報復也無可奈何,此後包拯包青天墓葬的位置無人知曉。

在盜墓賊猖狂之時,無數達官顯貴之墓紛紛被盜,即使是防護周嚴的歷代皇帝墓也沒能倖免,但是奇怪的是包青天包公墓卻沒被盜,這是爲何?

衆人都知道包青天職官爲民,大公無私,是一個大好人,深得百姓們愛戴。對於違法亂紀之人呢,包青天一直都是嚴懲不貸,所以盜墓者們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絕不盜包拯墓,虎死餘威猶在!不是不想盜,而是不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