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作爲抗腫瘤治療的傳統三大手段之一,在腫瘤治療中同樣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什麼是放療,簡單的來說就是通過放射線照射腫瘤組織,達到一定劑量後使腫瘤細胞失去其最具特點的能力——無限繁殖,並導致腫瘤細胞凋亡,腫瘤縮小。放療適應症很廣,約70%的腫瘤患者在其治療的不同階段需要接受放療。

放療只是放射治療的統稱,放療手段很多,有內照射和外照射之分。外照射一般分爲常規照射、調強放療以及三維適形放療等。大家都知道肺癌一經發現,首選手術,除之而後快,然而在早期肺癌中,約25%左右病人因爲年齡、心肺功能差或其他伴隨疾病而無法耐受手術,還有一部分人不願意接受手術。這類病人怎麼辦?不能讓腫瘤任其發展而無法控制。如今SBRT(立體定向體部放射治療)越來越多的用於這類早期肺癌病人。

SBRT技術是立體定向放射手術(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拓展。SRS這個概念在1951年由瑞典神經外科學家Lars Leksell首次提出,即用多個三維設計的小照射野單次大劑量定向照射腦部病竈,它的原理類似於利用放大鏡將光線集中在一點,產生能量聚集達到對小病竈的毀損。這項技術另外一個優點是周圍正常組織射線受量小,起到類似手術的作用。

SBRT是應用於體部腫瘤的SRT技術,它可以用高能射線這把無形的刀來“切除”早期肺部腫瘤。SBRT利用每次高劑量的放療,短短几次照射即能達到根治性劑量以消滅腫瘤,所以也被稱爲立體定向消融體部放療(SABR)。

相比較常規照射,SBRT具有如下優勢:1.對周圍正常組織損傷小;2.SBRT在複雜影像引導技術的支持下每日可以高達8-30 Gy消融劑量進行治療;3.可於門診進行,通常治療1-5次,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從患者擺位到治療完成每次治療時間在 20-60分鐘之間,整個治療可在1-2周內完成。絕大多數患者於治療後可立即恢復正常生活。簡單來說,就是更精準、不良反應少、總治療時間短。

2015年來自美國MD.Anderson腫瘤中心Chang等在國際權威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薈萃分析對可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採用SBRT技術與手術進行對比,結果顯示,SBRT組3年生存率甚至高於手術組(95% VS 79%),3年無復發存活率兩者相當。初步表明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SBRT可以達到與手術相似的效果。

雖然SBRT技術可用於早期肺癌患者的根治,但其對放療設備和人員技能水平要求比較高,成功的關鍵在於適應症的把握,高精度的放療設備、各個環節嚴格的質控以及專業的治療團隊。

#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