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開啓》拍攝“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文藝晚會”。

深圳晚報記者 趙偉君/文 陳玉/圖

從10月12日首演到19日收官,“逐夢·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文藝晚會”7場面對廣大特區建設者、市民和社會各界代表的連場演出在深圳大劇院畫上了圓滿句號。10月15日晚,晚會登上央視一套、三套和深圳衛視等多平臺同步播出。這是40年來由深圳打造的文藝晚會首次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創造了當晚收視率之最,央視網兩小時點贊數破3億人次。20日,央視《大幕開啓》節目來深拍攝晚會臺前幕後,一衆主創暢談精彩故事。

3000餘圖片50萬字素材

整臺晚會充滿藝術的感染力和科技的創新力,既展現了今日深圳的魅力、活力和動力,也回溯了當年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以及幾代來深建設者的青春歲月。

據晚會執行總導演、創意設計夏楓介紹,《逐夢·先行》創作之初就定位紀實報告劇,要“充分尊重歷史真實,力求還原時代原貌”。爲此,主創團隊提前一年便開始蒐集、整理和考證歷史資料。晚會五個主體篇章,每部分配備兩名專職資料導演,深入深圳的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和改革開放展覽館,萃取最能體現改革開放精髓的閃光點,最終篩選出3000多張圖片和50萬文字素材。同時也訪問了很多記錄早期深圳發展歷程的參與者和記錄者,初選了5000多張珍貴圖片,精選出一部分運用到晚會影像中。在晚會排練和後期合成中,又陸續邀請了專家、特區建設者、普通市民來對節目還原度進行“挑刺”與建言獻策。

節目和舞美的神來之筆

深圳曾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這段歷史聲震全國,但在舞臺該怎麼表現一度難住了導演組。最後大家大家集思廣益時碰出了靈感,用最直觀的行爲藝術形式體現建築工人的幹勁和力量,致敬敢闖敢試的城市精神。而這個節目最終也收穫了很多年輕觀衆的心,大讚“好酷”。

創新是深圳之魂。這也體現在整臺晚會的創作過程中。打破傳統編年體的敘事模式,用紀實報告體的劇式結構,令晚會的藝術語言不同於以往大多數晚會,而“時空隧道”式的縱向舞臺,更是前所未有的獨創之舉。導演甲丁透露,這神來一筆多虧深圳大劇院一名員工提醒。“他告訴我舞臺後面還有一部分很少用到的空間,最終我們打通了這50米,改造成一條‘大路’,它寓意深圳的開拓之路、創業之路、圓夢之路。”

“科技和藝術融合是這次舞美的關鍵。”視覺技術總設計李風說,“大量LED屏的運用,用最省錢的方式完成了最複雜的呈現;匹配劇式結構的見光不見燈的設計,呈現與其他綜藝晚會迥異的美學特色;充分彰示深圳的科技屬性,視覺設計甚至爲此研發出一套可視化舞臺調度系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