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Skullcandy在去年推出的小魔豆Sesh真無線耳機在市場上好評如潮,在當時來說,均衡的性能和時尚的顏值是它最大的特色。時隔一年,Sesh得到了升級,還是那個價,但帶來了更持久的續航、極速快充、雙主機模式以及通話降噪,除此之外,獨特的3種EQ調節成爲它別具一格的亮點,如果說別人家的真無線升級小打小鬧,那麼它的升級可謂是要溢出來了!這就是小魔豆Sesh Evo。

【開箱和產品細節展示】

Sesh Evo的包裝依舊傳承了Skullcandy家族式的流行時尚的設計風格。作爲最早進駐國內市場的潮牌耳機之一,它在國內市場耕耘多年,品牌辨識度是非常高的。

盒子裏的物品展示,除了耳機和充電盒,其它的附件諸如說明書等紙張的印刷也顯得格外精良,耳套一共有三對,充電線纜上甚至印有自家的骷髏LOGO,攤開這些物件,一股精緻感迎面撲來,符合國際大牌應有的氣質。

由於Sesh Evo上市沒有多久時間,所以提供的配色並不多,但根據Skullcandy的調性,日後推出一些特別版肯定是排上日程了。本人入手的這款可以說是當下的主打配色了,淡淡的糖果藍有小清新的味道,相信男生女生都能順利接下這招吧!

電量指示放在外邊是我喜歡的設計,邊上的粉紅色按鈕按一下就能看到了,也挺直觀。上蓋的前側印着LOGO,然後就沒別的裝飾了。整體簡潔幹練,討人喜歡。

Type-C可以說是目前真無線耳機的標配了,耳機本身的單次續航是5小時,比較主流的水平,但這充電盒子更加高級:它能讓耳機再續航19個小時,並且還支持充電10分鐘使用2小時的極速快充,相信重度耳機用戶也不用擔心斷電的問題了。

打開磁吸的蓋子,耳機燈和充電盒上的電量指示立刻亮起。沒有采用開蓋即連的方式略顯遺憾了些,但似乎又不痛不癢,方便不方便您說了算。

再來看一看耳機本體,造型上跟第一代產品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很“Sesh”的外觀。耳機面板的顏色比其它地方略淡一點,上面印着骷髏頭。操作方式上,Sesh Evo沒有采用目前流行的觸摸方式,而是比較老套的物理按鍵。我個人覺得在如此小體積的耳機上搭載觸摸操作並非易事,容易誤操作不說,而且操作過程中的確認感並不明顯,物理按鍵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兩個問題。

在按鍵操作的功能上,Sesh Evo是爲數不多的能支持音量調節的真無線耳機之一,不要小看這個小功能,我個人還是很贊同這樣的設計的。它能在最大程度上讓你擺脫手機操作的煩惱,音量調節、切歌、語音助手、接聽掛斷一氣呵成,你只有用過才知道有多便利!

CVC降噪技術也是這次Sesh Evo升級的重點內容,我感覺貌似現在很多用戶在選擇真無線耳機的時候很少會關注這一點。作爲藍牙耳機當中的特殊形態,它除了給我們帶來愉悅的音樂體驗,語音通話其實也挺重要的,我實測下來感覺通話降噪的效果是比較出色的,在戶外打電話時,電話另一頭的對方能清楚聽見我在講什麼,跟自己的愛人通話時也能給對方帶來更加舒服的環境氛圍......。雙主機模式也給我們日常接聽電話帶來了更多便利,隨便拿出一隻耳機就能正常使用了。

佩戴舒適度方面,我覺得它也很靠譜,甚至覺得比他們自家的Indy還要舒服,呃可能是我本人不太喜歡那種帶長長手柄的耳機吧,貼臉感覺怪怪的......。Sesh Evo戴入耳朵後,貼合度表現出色,鬆緊度也剛剛好,本人接觸過許多真無線耳機,可以很負責地說Sesh Evo在佩戴感上完全能夠列入第一梯隊的產品之一。

我覺得,現在還來談藍牙穩定性這個東西已經完全沒必要了吧~,藍牙5.0,支持SBC/AAC,穩定性可以,目前用了一週沒斷過,以現在的技術發展水平,穩定性這東西對於一個真無線耳機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只是連在我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上,默認居然是SBC,必須要強制開啓AAC纔行。不知道其他手機是什麼樣的狀況?延遲會有一點,但我覺得遊戲追劇都基本能接受,處女座的話這輩子還是用有線耳機吧......。

【聽感方面的主觀體驗】

首先,這款耳機剛開聲的時候很難聽......但卻異常的容易煲!連續追了十集《浮世雙嬌傳》聲音就已經達到了理想狀態。前端部分用的是小米10至尊紀念版,強制開啓AAC模式,耳機用的是音樂模式。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潮牌耳機的聲音走的都是動次打次的澎湃低音炮路線,這也是很多人詬病潮牌的因素之一。但這款耳機在調音風格上讓我有些意外,它並不是通過深沉的低頻來烘托氛圍感的。整體調音風格還是略偏於流行色,通透度良好,齒音控制出色,聲音細節柔和、順滑不生硬。但它的低頻即便下潛有所剋制,但還是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打擊面賽開得比較大,或者說餘音殘響較爲豐富,隨便即便這低頻不濃重,但豐富的殘響卻能慢慢融合到中高頻裏邊去,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不搶戲,但能激盪心靈!

中頻部分在剛開聲的時候是最不好聽的,但是經過煲機後改善明顯,能感受到一定的甜度,這種度數並不出戏,而是淡淡的給到一點,線條感比較明晰,邊緣地帶不渾濁,貼耳是必須的,所以這種特質下的中頻會讓你覺得雖然不妖豔但很舒服。

高頻部分的明亮感我覺得屬於中規中矩,勝在對於細枝末節的處理是很順滑的,聽絃樂的時候會覺得很乾淨利落。

另外在瞬態響應上,Sesh Evo的速度感並不算快,這種刻意放慢腳步的風格不至於讓人聽久了會累腦子。所以整體風格上,Sesh Evo不是過激的採取兩端凸中間凹的傳統流行調音手法來提升刺激度的。它走的是一款有流行味道的,但通過一些比較剋制的手段來提升耐聽度的質感。

【總結】

Sesh Evo相較於前一代產品在價格上並沒有變化,但升級點還是十分搶眼的,無論更持久的續航、極速快充、雙主機模式、通話降噪,還是可玩性較高的3種EQ模式,這一切的一切整合在一臺小小的Sesh Evo上,造就了這麼一款均衡且幾乎察覺不到短板的真無線耳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爲Sesh Evo是成功的。從音質角度來說,流行聲沒得跑,但並不過激的調音方式也使得它不僅更耐聽,同時也能適應遊戲、看劇等諸多場景下的聆聽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