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鶴山工業園項目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 藍娟/攝

10月15日下午,在中鐵二十五局集團一分公司位於江門鶴山工業園項目的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操作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着,機器聲隆隆作響,施工緊張卻有序;而在另一邊的項目物資部討論會上,員工們正積極地探討物資調配的最優方案……這一派生機、活力的景象,很大程度上源於該公司實行的模擬股份制,讓員工成爲股東,不再是“他人發工資”,而是“自己給自己發工資”,自己成爲自己的“甲方”。

據該項目負責人陳經理介紹,項目模擬股份制是建築施工企業在項目管理機制層面上的創新,以調動員工積極性爲出發點,全員參與,結合以利潤指標爲中心的經濟責任制考覈和全員績效考覈的方式定期進行股權分紅,解決項目部管理人員的激勵約束問題。項目部管理人員和項目經理作爲項目的股東,根據職務、責任、能力分配個人股份,並遵循“自願參與、共同出資、共同管理、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實施近一年,項目員工幹事創業激情高漲,從“催着幹”“懶得幹”轉變爲“主動幹”“搶着幹”。

“如果員工不好好幹,除了公司有損失外,員工自己入股的錢也會打水漂,這心情很不一樣。”已入股3萬元的物資部負責人江部長向記者坦言,若是效益好,項目部實行利潤分紅激勵機制,超額完成項目責任利潤指標,超額幅度在責任利潤指標100%以內的部分,項目部和公司各分50%;超額幅度大於項目責任利潤總額兩倍的超額利潤全部爲項目部所有。利潤週期2年,每年考覈兌現一次,只要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員工收入翻一倍,滿足第二個條件的繼續增收,不設上限,讓員工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進而有效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所以,項目全體員工想方設法優化施工方案,做好經濟比選,優化資源配置,哪怕是一方混凝土,或者一個螺絲釘。

此外,項目負責人的責任也更大了。“因爲關注我的人多了,我不努力,一旦效益低了,大家的分紅少了,員工會炒我‘魷魚’。”陳經理告訴記者,從目前臺賬測算來看,預計項目結餘額新增5%。

在項目模擬股份制實施形勢向好的情況,還有員工打算提高入股比例,項目總工李總工就是其一,他告訴記者,從員工變成股東,開啓了爲自己“打工”的模式,雖然任重道遠,但他們充滿信心。

陳經理表示,項目的目標是計劃在未來3年內,通過推行項目模擬股份制,項目部管理人員的收入翻倍,在提高項目經濟運行質量和改善工程品質的基礎上,讓全體員工共享公司發展的紅利。

編輯:白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