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成都海關發佈,前三季度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916.7億元,規模位列全國第8,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2.7%,增速位列全國第1;其中,出口3374.6億元,增長23.1%;進口2542.1億元,增長22.2%。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長0.7%,其中出口增長1.8%,進口下降0.6%。

News

據成都海關分析,前三季度四川外貿進出口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NO.1 加工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四川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3719.8億元,增長27%,佔同期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的(下同)62.9%,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NO.2 對美國、東盟和歐盟(不含英國)進出口量較大

前三季度,美國、東盟、歐盟(不含英國)、中國臺灣地區、日本爲四川前5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值佔71.4%。

NO.3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前三季度,四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812.7億元,增長33.2%,佔30.6%。

NO.4 成都保持“領頭羊”地位

前三季度,成都實現進出口5231.5億元,增長25.3%,佔88.4%。

NO.5 外商投資企業及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175.4億元,增長28.1%,佔70.6%,比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1343.1億元,增長18.2%,佔22.7%。

NO.6 機電產品佔進出口主導地位

前三季度,四川出口機電產品2919.2億元,增長30.6%,佔同期四川外貿出口總值的86.5%。前三季度,四川進口機電產品2291.6億元,增長27%,佔同期四川外貿進口總值的90.1%。

NO.7 綜保區“穩定器”作用發揮明顯

前三季度,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4010.7億元,增長30.1%,佔67.8%;其中出口2160.7億元,增長28.5%;進口1850億元,增長31.9%。

News

前三季度四川外貿逆勢增長主要原因

NO.1 電子信息產業聚集效應不斷凸顯

近年來,四川大力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產業聚集效應不斷凸顯。前三季度,四川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4296.1億元,佔四川外貿總值的72.6%,拉動四川外貿進出口增長22.6個百分點,是今年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衰退的不利局面中,四川外貿逆勢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NO.2 中歐班列保持常態化運行且增勢良好

疫情防控期間,在空運受阻的情況下,中歐班列(成都)仍然保持常態化開行,前三季度累計開行超1600列,增長55.9%,對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四川與班列沿線國家聯繫也更加緊密。前三季度,四川對波蘭、俄羅斯進出口分別增長203.9%和42.9%。

NO.3 “宅經濟”商品和防疫物資等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

受海外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在線教育、網絡消費等對電子消費產品的需求增加。前三季度,四川出口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液晶電視機等“宅經濟”商品合計1384.8億元,增長40%,拉動四川外貿出口增長14.4個百分點。同時,部分企業抓住海外疫情導致防疫物資需求猛增的商機,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方向,出口包括口罩、防護服在內的防疫物資49.2億元,增長492.7%。

NO.4 內需推動民生類商品及原材料進口快速增長

隨着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消費需求回升,一方面帶動民生類商品進口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四川進口豬肉5951.5噸、增加919.4%,牛肉8152.6噸、增加661.2%,食用植物油4.6萬噸、增長37.2%。另一方面,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推動部分生產原材料進口增長,如進口集成電路1632.5億元、增長33.2%,基本有機化學品17億元、增長24.9%。

來源:四川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