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第二階段淘汰賽第一輪第一回合的比賽已經結束,各隊今天(20日)休整一天之後,將從明天開始展開更爲刺激的第二回合角逐。在第一回合八場比賽中,其實不管是保級組還是爭冠組,除了廣州恒大隊3比1取勝河北華夏幸福隊這一場比賽,其他七場比賽的結果均令人或多或少感到意外。某種程度上,不得不說這種“意外”是今年的特殊賽制所致。而且,早在今年5月份,當中國足協宣佈將有可能調整聯賽賽制、特別是第二階段採取淘汰賽制時,就已經有人明確指出:這種特殊的賽制很有可能出現“只需贏一場便可以保級”的怪現象。而今,這種情況似乎正在逐步變成現實,且可能性相當大。這種賽制上的“漏洞”或許在隨後的比賽中會被“無限放大”

①賽制設計令人“昏昏欲睡”

迄今爲止,在第二階段第一輪第1回合的8場比賽中,爭冠組方面,除了廣州恒大因爲實力明顯強出一籌、輕鬆取勝對手之外,其他三場比賽全部以平局收場,即上海申花隊0比0戰平上海上港隊、北京國安隊2比2戰平山東魯能隊、重慶當代隊1比1戰平江蘇蘇寧隊。而在降級組方面,除了青島黃海隊0比0逼平廣州富力隊之外,第一階段一場比賽未勝的天津泰達隊2比0爆冷取勝了深圳佳兆業隊,石家莊永昌隊則以2比1取勝了擁有主場之利的大連人隊,而在第一階段比賽中另一支在小組中墊底的河南建業隊則以1比0取勝了武漢卓爾隊,後三場比賽其實都有些令人意外。

出現這樣的情景,恐怕首先就在於賽制的特殊性。在第一回合比賽結束之後,多位主教練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都說了同樣的一句話,即“這其實不是聯賽、而是一個盃賽!”以的方式來確定球隊能否保級,這是所有球員以往都未曾經歷過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實現保級?保級組各隊都需要進行嘗試。相比而言,在第一回合比賽中求穩、先爭取不丟球、少丟球成爲了第一選擇。因而,像深圳隊、大連人隊、武漢卓爾隊甚至廣州富力隊等這些賽前被認爲實力比對手更強一些的隊伍,都傾向於選擇更穩妥的戰法,結果反而未能在第一回合比賽中取得想要的結果。所以,這些球隊在賽後都被各自的球迷或所在地區的地方媒體批評爲“有些保守”、“過於保守”。

而在爭冠組,京魯之戰的裁判因素暫且不提,魯能隊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追平,球隊教練同樣受到了“過於保守”的批評。至於像上海上港隊、江蘇蘇寧隊兩支被認爲更應該取勝的隊伍,在未能取勝之後,同樣被打上了“保守”的標籤。

如此多球隊在實戰中更注重防守,恐怕就是因爲這種兩回合的淘汰賽制在很大程度上更爲重要的還是第二回合。就像昨天(19日)蘇寧1比1被重慶逼和之後,主教練奧拉多尤就明確表示:“這場比賽贏也好、不贏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還有90分鐘的比賽,而且必須要取勝才能晉級。”而重慶隊主帥張外龍也表達了相類似的意見。

因爲是兩個回合的角逐,而且比賽均在中立地進行,完全不存在“主客場”一說。如果180分鐘的比賽結束之後,總比分是平局,則只能繼續加時賽、互射點球決定勝負。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90分鐘的“上半時”爭取不丟球、少丟球,偏向於保守也就成爲了普遍的選擇,因爲只有第二個90分鐘也就是“下半時”纔是決定性的。

一個比較能夠說明問題的數據是:在第一階段14輪全部112場比賽中,共有321個進球、場均爲2.87個。而在這一輪8場比賽中,總進球數才16個,場均爲2個,是迄今爲止今年中超各輪賽事中進球最少的一輪,甚至比第一階段第9輪也就是進入中途疲勞期階段時最少的8場18球還少。正常情況下,各隊在第一階段比賽結束之後經過兩週左右的休整之後,無論是體能抑或是精神狀態等要更好一些,但實戰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況並未像預期的那樣。可以這麼說,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就是因爲這種特殊的賽制所致。於是,很多球迷在觀看了這一輪的比賽中之後,更多的反應是“昏昏欲睡”、“感覺無趣”,恐怕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②賽制漏洞或被“無限放大”

在中國足協最終敲定今年的聯賽賽制之前,特別是有關第二階段比賽將採用“淘汰賽制”的消息披露出來後,各方曾有不少反對聲音,而且建議在第二階段比賽中依然可以採用循環賽制,哪怕是採用“單循環賽制”,也要比現在的“淘汰賽制”更爲合理與科學。因爲在現有的“淘汰賽制”下,各隊總共進行六輪比賽;而如果採用單循環賽制,即保級組和爭冠組的8支球隊各自進行一輪單循環比賽,總共爲七輪比賽,比現有的六輪僅僅只是多出了一輪。但是,因爲還是按照積分排定座次,如果還不科學的話,可以將第一階段循環賽的積分也按照一定的比賽合併計算,最終確定名次。

譬如,像已經實踐多年的韓國K聯賽,在第一階段打完之後,第二階段同樣分爲保級組和爭冠組,但各個組別中所有球員在第一階段比賽中的積分全部都帶入,在第二階段比賽結束後按照總積分確定名次。而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越南聯賽也是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比賽先進行一輪單循環賽,然後分爲保級組與降級組展開第二階段比賽,各自組別中再進行一輪循環賽,最終按照總積分也確定名次。

中超聯賽其實完全可以採取同樣的辦法。這個賽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確保第一階段每一輪比賽都與自己最終的名次息息相關,避免了中超第一階段最後幾輪比賽中“反正已經進不了爭冠組了、輸贏都無所謂”的這種情況出現。而現在的中超第二階段聯賽與第一階段比賽基本可以說毫無關係。

而且,在足協最終宣佈賽制之後,外界就已經明確指出:理論上,今年中超球隊有可能出現只要贏一場便能夠保級的“奇特現象”!如今,這種“奇蹟”正在逐步變成現實之中。在第一階段比賽中一場不勝的天津泰達隊在2比0拿下了深圳佳兆業隊之後,第二回合比賽只要戰成平局,就可以實現提前保級,進入第9至12名的名次爭奪之中,等於保級大業已經完成。如果天津泰達隊在隨後的兩輪四場比賽中一場不勝,也不可能降級。那麼,這對其他中超球隊尤其是最終降級的隊伍來說,公平嗎?

這就是賽制設計的合理性與否最終導致出現了這樣的結果。一旦如此,則或許中國足協作爲賽事賽制的設計者與主辦者,又將淹沒在各界的“口水”之中。而所有這一切,何嘗不是足協“自找”的?

當然,不管如何,泰達隊如果真的闖關了深圳隊這一關之後,希望還是能夠繼續打好後面的比賽,這樣纔可以幫助中國足協在整個賽事設計方面“解套”、避免足協陷入無休止的“罵名”之中。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第二回合將是怎樣的情景?恐怕除了廣州恒大隊晉級問題不大之外,其他各隊都還不好說。一切還是靜待第二回合的展開,看看究竟會發生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