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消息爆出,由宇宙第一銀行工商銀行代銷的鵬華資管的理財產品,【鵬華聚鑫】系列資管計劃全線違約,25只固收產品總規模或超40億元,資金缺口或超20億元。

隨着資管新規的推行,銀行理財早就不是剛兌了,違約啥的大家都能理解。

銀保監會領導之前就提醒投資者:金融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可是誰能想到,濃眉大眼的工行,收益才4.1%的固收產品也好意思違約?

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是R3,即風險適中。巧了,當初的原油寶也是R3。

並且這款產品的起購門檻是100w,被坑的並不是普通小散戶。

要我說,高收益伴隨高風險,但低收益不一定就是低風險。

我丈母孃是常年的銀行理財投資者,出事之後她問我這到底是咋回事,她以後還能不能買銀行理財了?

我本來想隨口回答這就是個普通的踩雷嘛,沒什麼奇特的。

但認真看了一下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越看越不對勁了。

—1—

鵬華聚鑫系列屬於固定收益類產品,25只產品自七月以來便陸續到期。

但到期一直沒給兌付,期間各種公告:

8月14日,管理人鵬華資產發佈了產品提前終止公告

9月14日鵬華再發公告稱該資管計劃已經開始對持倉資產進行變現操作。

10月16日,鵬華又發公告,稱目前聚鑫系列產品相關兌付工作正順利推進並基本完成,投資者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咋得到保護的呢?代銷行工行提出了一份解決方案,大概是這麼說的:

現在這產品出事了,按約兌付是不可能的了。

你要現在拿錢,那就只能拿回本金的60%。

畢竟投資有風險嘛,我們也不想的。

很難受是不是?

沒關係,我們還提供了第二套方案,今年10月20日兌付本金的50%,另外48%的本金轉爲工行理財,2%本金作爲該理財的收益,1年後到期兌付。

看起來很科學,是吧?但是我從這裏面看出來兩個疑點。

第一個疑點是,這個理財產品到底投了啥?

衆所周知,我們購買理財產品,實際上是管理人拿着我們的錢,再去進行投資。

具體投資標的,在產品說明書上都會有描述。

比如這次的這個鵬華聚鑫系列,產品說明書是這麼寫的:

主要投資於現金、正回購、逆回購、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債券(含可交換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具有業績比較基準的各類證券投資類資產管理計劃(如信託計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期貨資產管理計劃等)。

這是啥都能投的意思,基本說了等於沒說。

作爲固收產品的鵬華聚鑫系列,出現如此大的虧損,其底層資產到底是哪些標的?

不光是我,投資者最大的疑問就在這,你到底拿我錢去投了啥?

面對投資者質疑,鵬華資產表示“不便透露”。

在該方案的溝通過程中,部分投資者試圖向鵬華資產及工行索要鵬華聚鑫的定期報告查看資金使用情況,但均因各種理由遭到拒絕。拒絕的理由也很奇葩,兩家互相踢皮球:

工行表示定期報告需要向鵬華資產索要,而當投資在向鵬華資產索要時,被告知相關報告只能提供給工商銀行。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根據《紅週刊》記者從投資人處獲悉,其部分原因在於其重倉了某民企集團發行的債券。

這家民企近些年在海內外快速擴張,一度擁有十多家A/H股上市公司,也正因此被捲入了不少輿論漩渦中。進入2019年,該民企債務危機逐漸明朗化,旗下子公司新華航空發行的16新華航空PPN002在2019年11月下旬宣告違約。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也是該民企集團的“大債主”。

這個民企集團,顯然就是從去年就問題重重的海航。

但是可是然而,這資管產品是今年發行的啊?

不要說專業基金經理,即使普通人,去年開始,應該都知道海航出事了吧?

今年發的產品去接海航,而且是6個月短期產品,是打定主意眼一閉腿一蹬做接盤俠,還是覺得海航還能再搶救一下?

而據部分投資人和官方的溝通,基金經理之所以買入該債券,是因爲其在暴雷前一度非常“優質”。

好吧,我不知道該說啥了。

—2—

再說第二個疑點,這個產品是鵬華基金髮的,工行只是一個代銷方,說白了就是一個“賣貨的”。

貨出了問題,廠家沒吱聲,賣貨的給兜底了,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我沒有石錘不敢亂說,一定是工行本着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視顧客爲上帝,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責任都要把這個鍋背了。

這倆疑點放一起,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我懷疑工行在開車但是我沒有證據。

最後,我還需要回答一下丈母孃的疑問,銀行理財還能不能買了。

先說結論,買是肯定能買的,這次的暴雷只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工行還給兜了底,雖然虧了兩年的利息。

但是,剛兌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打破,可以預期,我們未來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這種戲碼上演。

投資的風險,正在倒逼投資者學習。

以後很有可能買銀行理財,都需要我們精挑細選一番,比如,起碼要翻翻合同,知道是銀行自營的還是代銷的,產品投向是哪些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變得越來越專業。

歡迎各位來到充滿波動性的世界,我們正在逐漸脫離家長式的呵護,感受到市場的真實一面。

要麼讓自己變專業,要麼找到專業的人,可能是未來的方向。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投資私募內刊,解讀最新消息,分析板塊投資邏輯,提示機會提醒風險,歡迎加入私募內刊圈子

投資思維1剖析牛市熊市轉換規律,揭祕股價漲跌影響因素,更多內容歡迎點擊左下角《投資思維入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