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商行萬億規模之戰:北京、廣州農商銀行資產規模破1萬億

多家農商銀行資產規模突破1萬億元。

10月20日,北京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近日先後明確公告,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資產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此前2019年末,重慶農商銀行資產總額突破1萬億元,達到10302.30億元。

“1萬億不是監管標準,但卻是銀行的一個心理門檻。”一位地方銀行人士表示,前幾年城商行陸續規模突破1萬億元,這一輪是農商銀行陸續突破1萬億元。即便到現在,央行“大型銀行”的統計口徑依然是資產規模2萬億以上的銀行(以2008年末爲參考標準),2萬億以下是“中小型銀行”。

萬億規模,百億市值

繼重慶農商銀行之後,廣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資產規模已逾1萬億元。

10月20日晚,廣州農商銀行公告,截至2019年9月末,廣州農商銀行機器附屬公司集團口徑下資產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該行法人口徑下總資產爲8798.73億元,總負債爲8118.60億元。法人口徑下資本充足率12.49%,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63%,一級資本充足率10.30%。

廣州農商銀行於2017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但目前總市值僅309.9億港元,市淨率(PB)爲0.39倍。2006年,廣州市農信聯社、廣州市內14家農信社及10家區、縣級農信聯社,完成統一法人改革併成立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9年12月,設立廣州農村商業銀行。

此前,10月16日,北京農商行在官網披露,截至9月30日,該行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達10160億元,是改制成立之初的8倍多,該行定位是“特色精品上市銀行”,暗示了其將有上市安排。

北京農商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改制成立於2005年10月19日,是首家批准組建的省級股份制農商銀行。

重慶農商銀行已完成A+H上市,是首家資產規模突破萬億元的農商行,截至6月末總資產1.07萬億元。但重慶農商銀行A股總市值僅513億元,PB爲0.64倍。

根據上海農商銀行披露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農商銀行資產總額9564.53億元,負債總額8833.55億元;上半年淨利潤41.79億元。

目前,央行定期發佈信貸收支表,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爲參考標準,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儲銀行被定義爲“大型銀行”。

全國農商銀行資產規模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全國1400餘家農商銀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5000億元以上的只有5家,均位於省會城市或經濟發達地區。

其中,資產規模超1萬億元的僅1家,爲重慶農商銀行;超9000億元的有3家:北京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超5000億元的有1家,爲成都農商銀行;超4000億元的有3家:東莞農商銀行、深圳農商銀行、江南農商銀行。 

農商行風波不斷 

近幾年來,全國農信系統陸續改制成爲農商銀行,完成法人改革並陸續上市補充資本。但幾家大型農村商業銀行也“負面”不斷。

廣州農商銀行兩名前高管被提起公訴。4月2日,中國檢察網披露,廣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廣州農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繼康以涉嫌受賄罪向廣州市中院提起公訴;對廣州農商銀行原黨委委員、行長助理吳海峯以涉嫌受賄罪、行賄罪提起公訴。

成都農商銀行2010年開業,2011年增資擴股時引入安邦集團,註冊資本達到100億元。成都農商銀行總資一躍而爲資產規模排名第5的農村商業銀行。2018年2月,安邦被接管後,來自原銀監、保監及平安銀行等部門、機構的人員組成風險監測組,進駐成都農商行調查,履行參與該行重大決策等工作職責。成都農商銀行2019年曾縮表,今年上半年資產規模重回5000億以上。

2020年5月,四川省自貢市中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成都農商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傅作勇受賄一案。監察機關指控:2003年至2016年,傅作勇利用其職務上的便利,爲相關私營企業和個人在貸款、入股成都農商銀行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相關個人所送財物共計3838.4897萬元。

聯合資信評級報告認爲,原保監會對成都農商銀行原控股股東安邦保險集團實施接管,對其帶來了一定輿情風險以及業務發展受阻等方面的不利影響。隨着安邦保險集團及其關聯方股權出讓的完成,未來成都農商銀行公司治理水平有望得到提升。但另一方面,成都農商銀行信貸和投資資產部分投向中小微企業,受新冠疫情影響,相關信貸資產和投資資產質量變化情況需保持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