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緬甸人,很多國人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個說着滿口聽不懂的緬語和黑乎乎的形象,但其實緬甸不僅有很多不會說緬語的少數民族,也有很多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其中當屬撣邦的武裝組織最多。

撣邦位於緬甸東北部,是緬甸7省7邦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體居民是撣族,也就是中國的傣族。在撣邦境內,有兩支撣族爲主的武裝組織,分別是撣邦復興委員會/南撣邦軍(RCSS/SSA)和撣邦進步黨/北撣邦軍(SSPP/SSA),兩者都自稱撣邦軍,只是政治理念上有所不同。其中南撣邦軍位於緬泰邊境,使用的武器以西式爲主,而北撣邦軍由於此前曾加入過緬共人民軍,所以武器裝備上多采用中械。

在對外形象展示上,南撣邦軍做得較爲出色,而北撣邦軍則顯得過於低調。不過近日,北撣邦軍也拍攝了一些女兵圖片,並且一拍就拍了兩組,只是拍的效果差強人意,還好撣族女兵本身的形象加了分。

第一組是戴着藍色口罩手持56式衝鋒槍的照片,口罩應該是定製的,現在正值緬甸第二波疫情暴發期間,印着各種Logo的口罩就很常見了。56式衝鋒槍是仿製前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中國版本,由於當時的定位是替換54式衝鋒槍(仿PPS-43式衝鋒槍),加上武器理念等原因(這一點可以參考除了彈藥外槍身零件不能通用的56式槍族),因此就沿用叫做衝鋒槍而不是自動步槍或突擊步槍。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很多56衝用於支援緬共革命,爲了某種原因需要部分槍身會上印着M-22,因此至今緬甸軍方都還將56式及其各種衍生或仿製型號統稱爲M-22步槍。

第二組則是戴着紅色口罩手持NQZ03B式5.56毫米短自動步槍的照片,這是97B式短自動步槍的外銷名稱,原型是QBZ95B短自動步槍,在緬甸其他一些武裝組織中也會偶爾見到。97式步槍在緬甸多個武裝組織中都有少量裝備,甚至緬軍的MA MK3槍族也仿自97式步槍,不過97B式短自動步槍則較爲少見,畢竟在定位上只是一種自衛戰鬥武器。

對於緬甸武裝組織來說,藉助社交平臺用女兵來塑造形象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由於兵源缺乏,緬甸各族女性也越來越多地進入軍營,不過真正上戰場的女兵則很少,因爲大多數女兵都是從事技術或後勤工作。目前北撣邦軍雖未同緬甸政府簽署全國停火協議(NCA),但也幾乎不與緬軍發生正面衝突,反而這幾年的軍事行動對象很多時候都是南撣邦軍北上支隊,這也側面反映了緬甸局勢的複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