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花都鄉村秋日美景

金秋十月迎來收穫的季節。今年,花都區赤坭鎮竹洞村被推薦參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梯面鎮紅山村-聯民村-埔嶺村天然氧吧生態親子鄉村遊被推薦參評“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花東鎮港頭村被推薦參評“廣東特色名村”。

近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考察組一行對花都區相關參評單位和精品旅遊線路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打分,領略花都秋日鄉村美景,見證特色產業良好發展。

“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候選村:竹洞成打卡拍照地

今年,竹洞村參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走進村子,映入眼簾的是一盆盆造型獨特的日本羅漢松、西班牙橄欖。這個因竹而得名的村落,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採用“協會+企業+農戶”模式,從落後貧困村逐步形成以種植盆景、綠化樹、經濟花卉爲主的盆景村。目前,高端苗木種植、展銷集聚規模,村內盆景種植規模達到5000畝,其高端苗木每棵價值達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元。同時,作爲洪拳創始者洪熙官故居所在地,該村預計於今年底前建成洪熙官展覽館。通過充分利用“洪熙官故里”“花都十佳賞花地”等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以及黃花風鈴節、洪熙官武術文化節、春耕節等活動,開發民宿,打造具有鄉愁鄉情、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基地。

竹洞村除了以產業興旺爲目標讓村民富起來之外,還以生態宜居爲抓手讓村莊美起來。該村被評爲“廣州垃圾分類示範村”,全村100%的村民參與到垃圾分類。村道100%實現硬底化,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利用清拆出的空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等“四小園”小生態板塊。村內還有一片開闊的湖面,湖邊種滿各色花草,設有涼亭和環湖廊道,吸引了不少村民和遊客打卡拍照。

參評“廣東特色名村”:齊爲港頭村打call

來到參與“廣東特色名村”評選的港頭村,古樸的氣息迎面而來。港頭村位於花都區花東鎮東北部,立村至今已近六百年之久,仍保留有嶺南傳統村落的人文景觀、衆多的民間傳說、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大量的古建築。該村坐北向南,東南西三面皆有水環繞,素有“三水朝北,四水歸源”之美譽。其地理位置優越,是古時花都的水陸交通要道。尤其是村前的流溪河,是廣州與北部地區聯繫的主要水路。

這個“中國傳統村落”,目前村內古建築佔地約4萬平方米,現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約有60座,被譽爲“露天的明清建築博物館”。其中,祠堂、書室、廳堂有6座,主要爲三間三進或三間兩進式,各列建築間以古巷相隔,現存古巷7條,每條寬約3米、深約85米。據瞭解,該村引入國際國內建築大師對村內古建築進行創新改造設計,大力打造“嶺南國際建築師公社”,集創意經濟、鄉村旅遊、教育研學、農業產業於一體的鄉村創意經濟綜合體。目前,港頭村紹文堂及紹文堂邊路書屋、鄉村文化歷史館、茶藝美學空間已對外開放。

走起!暢遊生態親子線路領略鄉村醉美風光

在花都區有一條景色優美,由聯民村、埔嶺村和紅山村組成的天然氧吧生態親子鄉村遊線路,沿途主要景點包括高百丈、羊石水庫、雁鷹湖、一線天、石上背瀑布和3A級風景區紅山村,集生態休閒、親子游玩、鄉村風情於一體。

其中,名聲在外的莫過於紅山村,村內有花溪漫步、水輪悠悠、竹林聽風、深谷尋幽、淺谷綠道和山頂公園等景點,而且每年3月油菜花開、6月荷花盛放,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賞花觀光遊玩。至今,紅山村已連續舉辦了十屆油菜花節,今年還搭建了賞花小火車,每年旺季接待遊客50萬人次。據瞭解,僅今年“十一”長假期間,紅山村日最高遊客量超過1萬人,許多親子家庭趁着國慶到此體驗挖蓮藕的樂趣。今年,紅山村景區首次引入社會企業經營,憑藉土地出租獲得數十萬元收入。

接下來,紅山村工作重心是計劃將一座舊廠房改造爲精品民宿,在荷花池打造燈光秀和一個高達17米的稻草人打卡地標,以此吸引更多遊客住下來,體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遊。而其他兩條村雖說沒有紅山村出名,但同樣有自己別樣的景色,值得遊客結伴前去走一走,感受山村醉美風光。

圖:姚日文

通訊員:花宣

鳳凰網廣東新聞中心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