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歷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說起軍火商故事,讀者們都看過《戰爭之王》這個電影。在影片中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男主角尤里有一句臺詞: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軍火商,那麼一些國家連一場像樣的戰役都無法發起。軍火貿易這個人類最古老的商業之一,和平常百姓的日用品一樣也是到處推銷和佔有市場。

中國殲7出口型對外貿影響巨大。

說起中國的軍工貿易,我們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略微有點不同。在新中國初期,我們的軍火出口更多是援助性質,也就是白送。那時候是對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進行無償援助居多,軍火更多是贈送的形式,比如阿爾巴尼亞的米格機和羅馬尼亞的轟5。在體制改革以後,我國的軍貿就轉變成外貿生意了,畢竟中國經濟建設需要大量外匯。我們大家都一樣,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錢。但我國的軍火外貿還是有底線的,我國只出售“防禦性武器”,因爲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度。軍火大佬美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在全球出售各種武器,從進攻用的轟炸機到先進的遠程巡航導彈都賣。甚至有人說,這些美國商人只要有利潤,都會立刻把親媽的肉製作成香腸出售。

斯里蘭卡的殲7

我國出售的防禦性武器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戰鬥機。殲7戰鬥機是我國在蘇聯進口的米格21基礎上仿製的一種戰鬥機,它甚至在後期型號上只保留了一個外形,內裏已經是魔改版本了。中國商人講究信用和服務,我國出口的大型武器在使用國當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比如以殲7M型爲例,截止到1988年,我國累計簽訂了95架殲7M型號的出口合同。從第一架飛機出口到用戶手裏開始,我國就派出專家到對方的飛行基地專門負責售後服務,每架戰鬥機都得到有效優質的保養維護。就以巴基斯坦爲例,他們的後勤和訓練出勤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中國專家還在現場培訓巴基斯坦的人員,可以讓他們完全獨立操作。所以儘管中國專家在一年後按照合同撤退回國,巴基斯坦方面自行實施保障沒有問題,中國方面僅僅是提供了零配件供應,雙方合作非常配合。

津巴布韋的殲7

就在這完美合作的背後還有深層原因。買完了戰鬥機不是撒手不管了,和普通商品一樣,戰鬥機會損耗,要保養和維護。所以你的後勤保障要跟上。爲了滿足巴基斯坦的技術和航材備件的各方面需求,中國在巴基斯坦境內的空軍基地修建了大型的航空器材備件倉庫。面積達到了5千多平方米,放置了價值4千萬美元左右的零部件和航空器材,涵蓋了巴基斯坦採購的所有中國製造飛機和發動機的材料。有了這些保障,就能做到48小時內供應各種備件的要求。同時,中國還幫助巴基斯坦建立了殲7飛機和配套發動機的大修線。並在當地採用了在十分罕見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戰鬥機要保持戰鬥力自然需要後勤保障維護,而中國就是手把手教這些巴基斯坦人如何後勤保障。這種服務態度,歐美人是不會有的,他們非常傲慢

有了這種把客戶當上帝的服務模式,自然就有好的口碑。因此在後續的戰鬥機採購選擇巴基斯坦仍是採購中國的梟龍戰鬥機。因爲這種戰鬥機是國內自主先進技術開發,能保證巴基斯坦能夠組織生產和實現獨立的基本保障。反觀美國佬,賣武器還附帶一堆的政治條件。不爽不但不賣,看見競爭對手賣了還想法用陰招制裁客戶。即使買了一堆廢銅爛鐵,服務協議也是一紙空文,對客戶服務態度惡劣。

梟龍戰鬥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獨立保障能力,不用擔心被歐美卡脖子,是理想的選購目標

近期馬來西亞採購先進戰鬥機,中國FC-1戰鬥機梟龍也進入了馬來西亞選購的視野。因爲梟龍戰鬥機有獨立保障,從發動機到武備都有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聯合保障,馬來西亞的獲得的後勤保障能力概率將非常大。反觀印度推薦的LCA和韓國的金鷹戰機,他們的發動機還是採用美製發動機,雖然馬來西亞的熱帶氣候比較適合美製發動機,但不穩定因素太多,關鍵時刻供貨可能被美國人卡脖子。而且本次馬來西亞戰機選購強調低成本,希望用24億美金採購30-40架戰鬥機。平均每架費用是6千萬美元,這個價格要包含零配件和彈藥,還有配套的系統。還要包含兩年在內的售後保障費用。

梟龍戰鬥機和美製F16編隊飛行,但是當初F16的採購和維護都被美國以政治外交問題爲藉口卡了脖子。這也讓巴基斯坦下了決心採購中國戰鬥機。

這是馬來西亞裝備的F18戰鬥機。當初買的時候,美國貨本來就貴。後期維護成本也是貴,核心部件還是被美國控制。

所以就算國際市場有推銷商要賠本賺吆喝,但賺錢要有利潤纔有動力。梟龍戰鬥機就非常適合,印度人的LCA戰鬥機是非常不靠譜,美國人和韓國人不做虧本生意,每架4千萬美元左右的戰鬥機,他們不會虧這筆錢。加上服務等綜合因素,梟龍戰鬥機價廉物美在國際市場上還是有銷路的。參考資料《梟龍戰鬥機》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