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的早晨,是被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喚醒的。大街上,小巷裏,只要是售賣中式早點的店家,鍋裏都燉着滾熱的魚湯。東臺人對生活的滋味和態度,從一碗鮮香的面裏逐漸蔓延。

而最近看新聞知曉:鹽城的“東臺魚湯麪”正式入選《小康中國 千城早餐》了!

據悉,《小康中國千城早餐》是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音視頻部與百度APP、百家號、好看視頻聯合出品,攜手全國各地區縣融媒體中心,推出的大型視頻展映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147部作品入圍。

而東臺魚湯麪就是東臺的傳統特色小喫,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白湯麪的製作,手藝不凡。需選用鮮活鯽魚、鱔骨爲主要原料,輔以熟豬油、姜蔥、蝦子等佐料,精心製作成於湯。用這種湯做的白湯麪,湯稠如乳,點滴成珠,面白細勻,鮮而不膩。來到東臺者不喫餐魚湯麪,則是一件遺憾的事。

魚湯麪是鹽城東臺傳統麪食,屬於蘇菜,湯白汁濃,滴點成珠,清爽可口。東臺魚湯麪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夠潤脾健胃,補虛療腸。

東臺魚湯麪,歷史悠久,源於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其風味獨特,是“江蘇名點小喫”。用串場河的水,南鄉的糧,東鄉的鹽,和野生鯽魚等製作出的美味魚湯,用此湯下麪,就可打出“東臺魚湯麪”的招牌了。

東臺魚湯麪,食後不上火、不口乾,營養豐富,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民間常有“喫碗魚湯麪,賽過老壽星”之說,也難怪當地人會說“喫一碗,想三年。”

魚湯麪與其他種類的麪條的差別就在於湯。外地的麪湯一般是清湯、雞湯、蝦米湯、骨頭湯等,而東臺魚湯麪制湯的主要原料是鱔魚骨和鯽魚。

其需要將鱔魚骨洗乾淨後入鍋,用少量豬油煸透,再將炸酥了的鯽魚與鱔魚骨一同入鍋煮沸。待熱湯滾沸後,再改以小火,慢慢熬煮……

魚湯麪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再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

最後,再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麪湯。

而麪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麪色香味俱全。

東臺魚湯麪,古籍記載:“湯麪,本地酒館所制之湯麪味佳,他處幾無。”“脆魚(脆鱔,魚湯麪傳統蓋澆):鱔魚截條炸成色黑,他處形似而不脆。”

這是在我東臺市魚湯麪傳承人、文化學者章國榮的家庭檔案館裏,民國十四年的《東臺縣誌》草本記錄的內容,這也是目前爲止保存最早的關於東臺魚湯麪的文字記載。

也就是這碗麪,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1978年被命名爲江蘇省名點,1988年被命名爲中華名小喫,2015年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入選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喫。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佈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