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泰州老街特別熱鬧,由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題寫館名的“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該館由泰州文旅集團牽頭,與文旅古月樓餐飲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設。它是國內第一家系統展示泰州地區早茶文化的專業博物館。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霞宣佈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並與嘉賓一起按下啓動球。

在江蘇泰州,早茶博物館面積爲1300平方米,分爲早茶起源、早茶老字號、早茶典故、早茶飲食等展區,展示了從漢代至今,與早茶文化相關的不同年代的瓷器、實物、資料、書籍、字畫、雕塑、民俗等文物300多件,將文物資料與科普體驗結合,梳理泰州早茶發展脈絡,展現泰州早茶文化輝煌,推進泰州早茶產業發展。

上世紀中葉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泰州,對這座城市的評價是“這城不大,但各種塵世間幸福極多”,寥寥十餘字,道出了泰州的休閒氣質。過去泰州人早上喫早茶被稱作“皮包水”,晚上泡澡堂洗澡俗稱“水包皮”,這兩種生活方式在泰州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早茶博物館內,還有朱自清、梅蘭芳、唐魯孫、趙樸初等名人對早茶的評價。

“風味驚高座,清香快朵頤”這副對聯是50多年前南京一位書法家對泰州乾絲的評介。陳列的泰州百年老店富春民國時期的錫燙子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兩層,下面放熱水,上面盤子裏盛乾絲,這樣冬天喫乾絲不會冷,從中可見泰州人對於喫乾絲非常講究。

泰州作爲裏下河的門戶,早茶由糧而興,明清至民國期間,泰州稻河兩岸集中了很多的糧行,最多時近三千家。糧食產業的興盛,帶動了早茶餐飲業的發展。“米糧漲落通城事,一碗清茶廣勝居”。館內一組大型銅雕還原了民國時商人們在早茶店裏邊喝茶邊洽談糧食業務,賣家及時從客商那裏瞭解到外埠糧食行情的場景。泰州早茶也從最初只售賣清茶,到後來提供乾絲、包子、燒賣、麪條、餛飩等茶點,形成了門類豐富的早茶文化。

現在泰州全市的早茶點有15000多家,早茶品種達150多種,每天喫早茶消耗的麪粉達20萬斤,乾絲10萬斤。每天泰州各個早茶店裏,市民們喝着濃潤清香的好茶,品味着乾絲、魚湯麪和各種包子,喋喋不休的細語交談,構成一幅水城慢生活的畫卷。

早茶博物館裏,陳設了不同年代茶館裏製作早茶麪點的模具、響子、擀麪杖、機面機、風箱等工具還有,喫早茶用的茶壺、蓋碗、碟子等各種精美的餐具。來看看這些圖片,您能說出名字嗎?

泰州地處華東地區、江蘇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羣重要組成部分,南瀕長江、北鄰鹽城、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是承南啓北的水陸要津,爲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如果您有時間,可以來泰州看看早茶博物館,隨便品嚐泰州早茶!(沈傑 顧俊 攝)歡迎關注“俊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