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裏面,前任漢東省委書記趙立春上調中央,隨即由沙瑞金空降漢東新任省委書記,正式開啓了屬於他的吏治時代。

爲什麼中央派沙瑞金來漢東省?首先,沙瑞金的大伯沙振江是陳岩石的入黨介紹人,而陳岩石資助過沙瑞金上學,兩家人都是紅色革命出身,根正苗紅,敢於亮劍,不怕得罪人。

當然,除了紅二代身份的加持,更爲重要的還在於沙瑞金強力反腐的霹靂手段。領導是一門藝術,此話當真不假。

我們細看沙瑞金主持漢東省委常委會議,就可以初見端倪。人心各異,如何凝聚共識,怎樣把握方向?權力可以令人口服,但是領導水平才能令人心服。

沙瑞金單槍匹馬空降漢東,如果是一般任職也就罷了,可是從電視劇中的蛛絲馬跡之間可以發現,沙瑞金是帶着特殊使命過來的。

前任漢東省委書記趙立春雖然榮升副國級,但是他的兒子趙瑞龍也親口承認,這是一個虛職。同時,在趙立春離任漢東省之際,中央否決了趙立春推薦高育良作爲接班人選的建議。

當然,這不足以成爲趙立春出事的證據,但是卻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沙瑞金的核心使命,是到漢東省拔除趙立春的腐敗集團,先從外圍的劉新建、祁同偉開始,最後是對高育良、趙立春收網。

反腐行動,意味着矛盾衝突,錯綜複雜,在這一場漩渦之中,誰是敵人,誰又是盟友?看看這些官場老狐狸,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沙瑞金能能駕馭得了嗎?

面對漢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和漢東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達康書記扳手腕,一直暗中較勁相持不下,沙瑞金又怎樣出牌的呢?

沙瑞金一上任就去外地調研,遠離權力核心京州市,也就避免了多事之秋,當他第一次接到高育良的電話請示,沙瑞金很謹慎,指示其相機行事,由此拉開了後面的反腐大幕。

即便如此,事情還是找上門了。大風廠拆遷發生突發事件,沙瑞金給現場總指揮李達康打了電話,這一通電話有三點核心意思:

這事兒挺嚴重,言辭強烈給予批評;然後又賞了一顆糖果,幸好有你坐鎮指揮,事態沒有失控;這樣就不怒自威,講話公道,沒有迴避問題,也不否定下屬的努力;最後是表示要汲取教訓,舉一反三。

當然,沙瑞金後面還有一句話,才真正體現了其作爲政治家的素養:樹立典型。通過打造樣板,以此爲標準,讓他人對標看齊,統一步調。

沙瑞金樹立陳岩石這個典型,講得還挺有文學色彩,“舉着一把老骨頭當火把”,講話水平令人服氣啊!

這個話不是白講的,政治家做事情,那都是一舉多得,這是沙瑞金切入漢東省官場的突破口。這就是政治家,靜靜等待,順應大勢,出手志在必得。不管是好事壞事,在政治家眼中,都是強化自己目標的機會。

所以,沙瑞金隨後做了一系列工作,請陳岩石喫飯,瞭解大風廠的一些實際困難,但是重中之重是請陳岩石給漢東省官員上課,重溫血與火的革命歲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