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醫脈通獨家策劃】“護士生命週期”系列01:“升職那些事”

護士想上位,難如黑社會!

來源:醫脈通

作者:亮叔

本文爲作者授權醫脈通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護士職業是一個角色很鮮明的工作,十有八九的人或因貪圖工作穩定才選擇這個職業。

的確,如果能考個事業編制,一輩子也算是捧着個穩當的飯碗了,但更多人只看到了“穩”而忽略了“定”。

攝圖網

入了這行就很有可能定在了這個圈,無法輕易出圈。因爲可供護士選擇的上升路徑相當侷限且競爭對手體量龐大。好容易空出一個職位,千軍萬馬都想擠這個獨木橋,年資、工齡、能力並不能成爲競爭的絕對優勢,很有可能中途被人截胡。

這不,我的同學小金,就遭遇了這樣的處境。

01

雅典奧運會的聖火還未點燃,16歲的小金就踏入了衛校學習成爲“南丁格爾”的技能,從此沿着被規劃好的道路平穩地走着。

畢業後,18歲的小金和我都進了一家二甲醫院,她去了神內,我去了ICU。憑着3分天註定、4分打拼,外加3分運氣,順利通過了事業編制、護士、護師、主管護師等職業生涯“大考”。幾年下來,水靈靈的小金被無數個夜班熬成了人老珠黃的金姐。

工作前10年是護士生涯的困苦期。每週都有不同的課程、培訓、開會和考試,不斷更新的崗位要求輪番上場,即便剛下夜班也得咬牙硬挺。每週兩三個夜班換來的區區60元夜班費,根本阻止不了黃褐斑、黑眼圈的生長,想把10元的面霜升級爲高檔化妝品,也只有走行政或護士長的道路了吧。

攝圖網

有了這個念想,金姐開始愈發努力,一邊不斷加強專科業務能力,穩坐科內帶教和質控組長,屢在省市各項比賽中拿獎;一邊跟着護士長學習管理經驗,心想以後當了護士長能儘快上手;同時也在護理部、工會一些活動上幫着做點實事,也算在行政層面露個臉。

私下裏她幾次對我吐露心聲:“做護士太辛苦了。每週前夜、後夜加班,家裏一點都顧不了。孩子功課管不住,老公半開玩笑說要給孩子換個媽媽了,得努力努力換個不用值班、週末休息的崗位了。”

但護士想上位,難如黑社會。工作量越來越大,每天加班不止,下班後在家依然忙公事。對鏡貼花黃時,不用遮瑕膏都不敢直視鏡子中那人的素顏。

儘管如此賣力,每月的績效獎金卻毫無體現。因爲科室執行的是平均制獎金分配,不管是剛工作的還是工作20年的,獎金都一樣,形成了“你一人幹、其他人看、行政科室管”的怪象。

老公始終搞不明白,金姐拿這點錢爲何還這麼辛苦。日復一日,金姐忙病人和科室行政活脫不開身,孩子的家長會和學校活動只好推給孩他爸去出席。

這也讓金姐更堅定了想調離臨牀崗位的念頭。爲了家人,必須換個和他們作息同步的崗位,而且,斷了夜班根源,黃褐斑總會停止繁殖。

02

上位的方式千百種,但有用的只有一種,就是“領導喜歡的那種”。

俗話說“幹活的比不過會說的”,能說會道的人不但能生存下來,還過得比你好。倘若手裏稍有點活,再有一張姣好面容的附加分,就能在各種場合下混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小莉就是集“附加分”於一身的護士,不僅顏值高,還會說話,善於察言觀色,被護士長贊爲“高情商”。她工作剛滿5年,已在行政圈裏混得臉熟,活躍於院內外各種活動和晚會主持,給院領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攝圖網

不少心直口快的同事私下議論,小莉這麼會做人,把領導馬屁拍得牢牢的,估計很快會升職。

對這些話,金姐也就聽聽,心想小莉纔剛來幾年?資歷根本不夠,不可能那麼快換位置,況且科室裏比她優秀的人不止兩三個,領導總會看工作能力吧。

打擊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一個工作日午後,某副院長來病房看望一位住院的領導。小莉洗手時偶遇院長,笑着說“正打算泡壺正山小種,中午提提神看會兒書,領導要不要喝一杯?”

金姐寫護理記錄單時恰好聽到了這幾句,可能副院長覺得場合不宜就婉拒了。不過兩人相談甚歡,副院長滿臉笑顏,足足聊了15分鐘才離開病房。

金姐心想,小莉你明明是剛喫完鴨脖去洗手,還和院長說泡茶看書?這麼裝上進套近乎有意思嗎?

03

事情恰恰就變得有意思。

隔了一年後,金姐在護士長口中無意間得知該副院長很喜歡喝茶,尤其是正山小種。看來,小姑娘還真是有兩手啊,對摸清領導(主管人事的院長)的愛好是下過功夫的。有一次,金姐還在茶室裏遇見過他,那次也看到了小莉在給他倒茶。

不過金姐仍沒有上心,心想“你再怎麼會拍馬屁,總不會和我搶未來的位置吧?

更讓人喫驚的是,之後的日子裏,小莉和那次住院的某領導也有了交集。一同事在某羽毛球館裏看到她在打球還挺納悶,以往從不進球館的她怎麼突然心血來潮來打球了,細看之下才發現,球網對面站的正是那位曾在小莉病區住過院的領導,看着小莉拿水遞毛巾的情景,同事簡直不敢認。

後續瞭解到,一同打球的都是衛生系統的局管領導,每週都相約一次。這也讓同事對小莉有了看法:怎麼我們叫你打球不去,陪領導打球就有時間了?

和領導走得近總有回報,醫院正值中層幹部換屆競選,金姐和小莉報了同一個面向基層服務的窗口科室的競聘。與“巧姐兒”正面交鋒,金姐心裏雖有點打鼓,還是認爲領導總會考慮個人工作能力吧

直到醫院文件發佈,看到那個位置上赫然寫着小莉的名字,金姐才如夢初醒。護士長打聽後傳達院領導的意思:對外門面更需要年輕有朝氣的面孔,能力和經驗可以鍛鍊。

崗位調動前的散夥飯氣氛氤氳,一位同事似開玩笑地說“以後就要稱呼x莉主任了”,小莉的笑容看起來有點陌生和職業。

這次競聘給金姐的打擊不小,護士長勸慰說以後還有機會,同事們紛紛替她惋惜。雖然難免感到心灰,金姐也只得儘快調整了心態,依然日復一日埋頭當老黃牛。

這天晚上,迎着暖黃色的路燈,金姐走在下班路上。心裏感嘆護士生涯不易,比人家多耗費4倍的歲月,熬了2000多個夜班,依然比不過“巧姐兒”。回家後,還要準備下週上課的ppt,不斷加倍付出辛勞才維持的這份穩定,值得嗎?

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老公正在輔導孩子作業,桌上給她放着溫熱的銀耳紅棗湯。當護士的家屬付出,她多麼希望自己也能爲他們做這一切

攝圖網

晚上,聽着丈夫熟睡的均勻呼吸,金姐怎麼也睡不着,陣陣心酸襲上心頭。現在再改變做事風格,學別人走捷徑,顯然也來不及了。只能繼續憑實力打拼,但繼續實幹,還有沒有機會出頭?會不會有第二個小莉出現,橫刀搶去下一個職位?年近四旬、性格單純的她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後話:x莉主任依然打着球、遞着水、喝着正山小種。一年後去了局裏掛職鍛鍊,大家都心知肚明,去那個位置的人,不出3年就能提部門正職了……而金姐的升職之路依然遙遙無期。)

責編 | 蘇暄 亦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