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出现了无数引人热议的文臣武将。也由于战争不断,天下三分,这也难免会导致有个别的武将,从己方阵营投降到敌对阵营。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一,掌管着魏国数万兵马,谁也不会想到庞德都没投降,反倒是于禁投降。而他也成为魏国阵营中,投降他国的最高将领。

那么除了魏国,蜀国和吴国投敌的最高将领又是谁呢?下面来一个一个分析。

一,左将军,并持有假节的于禁

曹操被封魏王后,自然需要赏赐百官,于禁在这个时候便被提拔为左将军,假节。

左将军的职位,绝对是曹魏军队中的高层,刘备就曾经担任过左将军。而假节更是不得了,在特殊情况下持有假节的人是可以事先不经过曹操的同意,先斩后奏。这么大的信任,曹魏阵营当中的全部武将,只有于禁才有此殊荣。

而在襄樊之战中,于禁更是统率3万军队支援曹仁。在当时,曹魏的军队数量大约在30万左右,也就是说曹操直接将手中十分之一的军队交到了于禁的手中。这份信任,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

但无论如何,就连关羽都不会想到,在他水淹七军后于禁竟然会投降。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身居高位的久了,早已磨去当年的视死如归,这才让这位左将军成为了一位叛徒。

随着吕蒙的白衣渡江,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于禁便落入东吴之手。由于于禁这事做得实在不厚道,因此他在东吴是饱受东吴群臣的羞辱。后来曹丕称帝,孙权便将于禁送回魏国,而曹魏众臣也是一样,就连曹丕也不喜欢于禁,甚至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嘲讽于禁。

在人言可畏、饱受侮辱的环境下,219年投降的于禁,仅仅过去2年,他就羞愤病死。

二,镇北将军,督江北军队的黄权

蜀国阵营中投敌的,更为人知的应该是糜芳。但是糜芳的职位,跟这位黄权可不能比。

在投敌之前,糜芳的职位是南郡太守,是个地方官。而在投敌之前,黄权是镇北将军,并督率江北军队,负责防御曹魏阵营,两人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而且两人投敌之后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糜芳投敌后就是个普通将军,而黄权投敌后官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甚至还能享受开府的特权,这妥妥的进入曹魏高层。

也因此黄权在魏国的生活过得不错,就连他那还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都能在蜀国当到尚书郎,负责协助处理军国大事。可以说,虽说投降他国,但黄权是少有的能够安然善终的存在。

至于他为什么投敌,那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在夷陵之战中,他前进和后退的道路都被东吴封锁,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的确是不应该投降刚刚打败刘备的东吴,也因此,他只能投降曹魏。

三,丞相之子,昭武将军、西陵都督步阐

步阐的父亲是东吴丞相步骘,是妥妥的官二代。

步骘深受孙权信任,不然也不会被提拔为东吴丞相。但孙权去世后,到后面的孙皓即位,他不喜欢步阐,那步阐也没办法。

再加上步阐常年在外,很难和孙皓见面,因此即便步阐知道有人天天在孙皓面前说他坏话,那他也没办法。

从他父亲步骘开始,再到他的兄长步协,又到他,他们一家在西陵待了四十多年。然而在公元272年,孙皓突然命令步阐前往建业,担任绕帐督,也就是担任禁军高层,这瞬间让步阐慌了。

毕竟他也知道孙皓不喜欢他,此时让他离开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故土前往建业,难免会让步阐认为是孙皓要对他动手。在惶恐之下,步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西陵城投降晋朝。

而步阐的结局,是悲惨的。在当时东吴的大司马陆抗看来,西陵城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因此他亲率东吴大军袭击西陵城,最终收复西陵,而步阐的三族,也在城破之后被诛杀殆尽。

可以说,魏蜀吴三国投敌的最高将领当中,黄权的结局是最好的。但不论再怎么说,他们投敌时再怎么有苦衷,也无法掩盖他们投降他国的事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