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後,陸遜接任東吳大都督。破關羽奪荊州,夷陵火燒劉備,解除東吳危機。對東吳有如此大功的陸遜,怎麼會被孫權給逼死。

孫權最初對陸遜頗爲中意,還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陸遜。建安二十四年,呂蒙和孫權計劃奪取荊州,孫權命陸遜在陸口指揮三軍。陸遜利用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寫信吹捧誇讚關羽,並表示絕不會與關羽爲敵。

關羽看信後輕視陸遜,將留守提防東吳的軍隊調至前線,全力對付曹操。陸遜見時機已到,上報孫權征討關羽奪回荊州。

劉備爲給關羽報仇興兵伐吳,孫權命陸遜爲大都督抵禦劉備。兩軍相持半年之久,直到陸遜發現劉備陣營弱點,以火攻之。火燒連營四十餘寨,重創蜀漢。

夷陵之戰後,孫權拜陸遜爲輔國將軍,封江陵侯。魏國曹休領兵在石亭與吳軍開戰,陸遜指揮,斬擒魏軍一萬餘人。

陸遜無疑是東吳的功臣,但他犯了皇家大忌,參與東吳的皇位之爭。孫權有七個兒子,但沒有嫡長子,兒子們都對皇位產生興趣。孫和成爲太子,但孫權對孫霸寵愛有加,兩人明爭暗鬥。孫權和楊竺私下討論立孫霸爲太子之事,不料二人的談話內容被人泄露。

孫權收監楊竺、陸胤等人,並派使臣去責備陸遜打聽宮中機密。楊竺在獄中,招供陸遜罪證二十條,陸遜憤忿不已而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