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爲作者原創,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最近,好幾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問我這樣的問題:

“明老師,我的孩子現在不愛閱讀,只喜歡聽故事或者書怎麼辦?“

“明老師,我的孩子已經三年級了,還只歡喜看繪本,怎麼辦?”

問其原因,家長們一致反映,學齡前孩子就很愛聽故事、聽書,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噢,原來如此。這就難怪了。”

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源是孩子在學齡前養成了用“聽書”代替了“讀書”的錯誤習慣

爲什麼說是錯誤的習慣呢?原因有二。

1、其一:孩子從小養成的依賴用“聽”讀物的方式,無法最大程度地促進語言和大腦的發育。

現在各種有聲讀物的平臺鱗次櫛比,各年齡段的可供家長挑選的有趣、動聽的聲音也是琳琅滿目。有的家長出於省事或者錯誤的觀念,覺得只要孩子愛聽,也不是什麼壞事。

實際上,早有研究證實,在幼兒發展語言的關鍵階段,生動而真實的互動交流纔會最大程度的促進孩子語言及大腦的發育

任何看聽上去悅耳的、錄製好的聲音,都不會有家長充滿愛意、情感、甚至略顯誇張的“電流“(同時還伴有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更帶感,更有衝擊力,同時,所營造出來的豐富的家庭環境,更能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

2、其二:“聽書(故事)”的習慣,無法培養孩子深度理解的能力。

聽書的習慣,因爲聲音轉瞬即逝、以及聲調豐富的特點,會讓孩子更多關注在故事的情節變化上,而非字、詞的語言使用上。

同時,當孩子不懂某些表達時,由於無法像文字一樣可以方便的重現或追朔,而使得孩子因好奇、發問、思考並質疑的深度理解模式無法有效的建立。未來在進入學校學習之後,將會嚴重影響語文及其他學科的理解、思考的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更多的是聽個熱鬧,而不是自己從與家長的親子共讀中,激發認識文字和理解的樂趣。

中國的文字有象形、會意等多種造字形式,孩子在用“眼睛”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也會發現這些神奇並對其中的奧祕探個究竟。其結果是,識字量不僅會慢慢增加,對於中國的文化也會有不斷了解。

更重要的是,親子閱讀的方式會在家長與孩子的問答中,極大促進孩子的思考、理解和消化能力,以及向更廣泛領域擴展的可能性。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爲什麼喜歡走在大街上拉住一個人探討哲學問題,誰能說不是因爲這樣的互動、辯論的模式是最佳的一種學習方式呢?

3、那麼,如果“聽”的習慣已經養成,該怎麼辦呢?

01

告知孩子“聽”不能代替“閱讀”,逐步減少讓孩子聽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做親子共讀

02

通過一些錄製視頻或聲音等方式記錄並展現孩子的閱讀成果,分角色朗讀、適當激勵等方法,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讓孩子慢慢喜歡上閱讀。

03

積極通過一些方式,逐步增加孩子的識字量。

長期依賴“聽“的孩子,識字量自然是不足的,這也是導致孩子不喜歡閱讀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覺得閱讀更難。

所以,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初期,家長可以適當告知孩子不認識的字,以降低孩子閱讀的難度。然後,通過趣味性的識字卡片、和孩子一起查字典,讓孩子的識字量逐步提升,閱讀越來越順暢。

04

在家庭中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家長樹立熱愛閱讀的榜樣

同時,家長完全可以就自己所讀到的有趣的情節、精彩的字詞與段落和孩子饒有興致的分享、交流和探討。讓孩子從家長熱愛閱讀的過程中,得到耳濡目染的薰陶,並逐步愛上閱讀。

當然,在所有上述的辦法之外,家長還要記得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簡單、粗暴的強迫,而是要儘可能地引導、影響孩子慢慢減少對“聽“的依賴,並逐步喜歡上閱讀。

“要麼用它,要麼失去“,這是一條神經科學的金科玉律,而因閱讀建立起來的深度理解能力正是如此。

同時,在教育的路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越早開始培養,家長付出的精力會相對最少。否則,付出的時間自然會成倍增加。

所以說,與其糾正一個壞習慣,不如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

與家長們朋友共勉。

要讓孩子未來取得真正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明錟老師可以幫助您全方位評估孩子的學習能力現狀,親子關係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孩子個人和父母成長計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親子關係。歡迎與明錟老師聯繫。

明老師教育著作《不焦慮父母修煉手冊》現已隆重上市,家長朋友們可到各電商平臺及書店購買: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明瞭父母課堂針對6-12歲的小學生家長,提供一對一、個性化的家庭教育諮詢指導服務,幫助您解決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減少手機遊戲的依賴、青春期前後的親子關係建設等教育難題。

更多科學與健康、簡單與明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盡在“明瞭父母課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