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今年第一次看《甄嬛傳》的筆者,目前正在二刷,才逐漸體味到這部劇的種種細節,前後呼應。因爲剛看完結局,筆者對寧貴人印象極爲深刻.特別是她和甄嬛聯手,爲心愛之人報仇,殺死皇帝。這絕對是活到最後的王者之一,完全可以當太妃頤養天年,可是她卻選擇了自殺。這是爲什麼呢?

先說結論,筆者覺得她之所以自殺,就是因爲心願已了,繼續活下去已經了無生趣.

首先,葉瀾依的心願就是果郡王能過得好,儘自己綿薄之力,報答他的恩情。葉瀾依對果郡王的愛,更加純粹.只要偶爾能看到心愛之人,聽聞他過得好,那就是她的唯一的心願.所以她會因誤會甄嬛背叛了果郡王而想殺了她,也會想法設法保存果郡王的東西,比如合歡樹,即便這是果郡王送予甄嬛的賀禮.這份寬容,甄嬛和浣碧都做不到.她愛果郡王,真正做到愛屋及烏,會拼勁一切順應果郡王的心意,達成他所有的心願.簡而言之,只要能讓果郡王好,她做什麼都願意.

而葉瀾依對果郡王這份愛,不同於其他人.甄嬛除了愛果郡王,還肩負着家族的前途,孩子們的未來,她有很多牽絆和責任.故而,果郡王回來,她情難自禁,卻也不敢逾越.她不同於葉瀾依孑然一身,無所牽掛,她不僅有家人,還有孩子.若她一朝出事,那則有太多人會遭殃.所以,筆者認同她的選擇,與心愛之人早已是不可能,那就爲了其他人好好活下去.

浣碧對果郡王的愛,更加自私.雖然很多人都罵浣碧,但不得不說人性自私,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愛一個人,就會想得到,甚至不顧姐妹家人,一切都不及心愛之人.所以浣碧設計嫁給果郡王,故意和甄嬛暗示自己和果郡王和美幸福,果郡王死後,她也選擇自殺.她這一生,一直有人護佑.在家中有甄父,在宮中有甄嬛,她從未自己獨立的面對什麼事情,也並未真的受什麼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溫室裏的花朵,抵抗力差.

其次,葉瀾依馴獸女出身,意志堅定,膽大心細,有勇有謀,因此不懼生死.圓明園的馴獸女,什麼烈馬也不在話下.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當然這也絕對是辛苦的活,沒有膽量也幹不了.誤解甄嬛背叛果郡王,且怕貓,她就敢設計以貓嚇甄嬛,讓其早產.也會在宮中帶匕首直接刺殺甄嬛.這份謀略和膽量,絕對是後宮第一人.從入宮開始,她就無懼生死.

膽大心細,纔敢謀害皇上,無懼生死,纔在事成之後不戀奢華.害果郡王之人已經死了,而果郡王心愛之人也沒有什麼阻礙.她活在這世上,已經不能爲果郡王做什麼了,不如早去另一個世界,與他相見.

最後,葉瀾依選擇的死法也比較特別,不是後宮常見的白綾毒藥,而是用匕首割腕,失血而亡.選擇匕首,這很符合她的個性,筆者不知道這匕首是否是果郡王所賜.但想來,這匕首肯定有一定的來意.她死時也很美,沒有血流一地,捨棄身後轟轟烈烈的富貴繁華,懷抱美夢而去.

入宮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宮中一切,也非她所想所願.那麼在人生的最後,就讓她做回一次葉瀾依.

筆者曾看到有人分析,寧貴人身上有華妃的影子,不同於其他嬪妃溫柔如水小心謹慎,反而是個性鮮明張揚,敢愛敢恨.比華妃多一份謀略和機智.後期,她可是甄嬛在後宮中最強的助攻,沒有之一.

她這一生,雖未得心愛之人,卻也得償所願,報答了果郡王的恩情,沒有遺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