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18日,舉世無雙、氣勢恢宏的圓明園被兩個西洋強盜焚燬。

它,其實就是《紅樓夢》裏的大觀園!

事後,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寫道: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今天,也有一些目不識丁、沽名釣譽的文化強盜,披着“教授”“大師”的外套,無視《紅樓夢》通體的皇家氣派,笑嘻嘻地劫持了《紅樓夢》著作權,又僞造了所謂的“紅樓夢文物”,至今不歸還。

讀過《紅樓夢》的朋友,一定會深刻地知道,書上清晰明確地記着:大觀園系寧國府往北丈量了三里半而建,也就是說大觀園相當於一座小城鎮的規模,非江寧隨園等私家園林所能及也。

它裏面的建築羣、景點不計其數。除了瀟湘館、怡紅院、蘅蕪苑、

武陵源、杏花村等等外,實際上還有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 葉渚,乃至“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等四字名。

裏面“羊腸鳥道不止幾百十條”,可乘舟泛湖。甚至還有戲班子和寺廟道觀,而實際上只有在皇家的園林裏,纔會有寺廟道觀!

原來,“大觀園”之名,其實是乾隆帝的親手御題。據乾隆三十九年《欽定日下舊聞考》載,乾隆帝在《圓明園全圖》上御題“大觀”二字。這便是“大觀園”的真相了,“大觀園”之名出處在此!

大觀園的正殿(方壺勝境)

翻開《紅樓夢》的第十七回,我們就會發現:

林黛玉的瀟湘館,影射圓明園的“天然圖畫(竹子院)。牡丹亭,影射圓明園的“鏤月開雲”(牡丹臺)。

杏花村,影射圓明園的“杏花春館”(杏花村)。

武陵源,影射圓明園的“武陵春色”(桃花塢)。

蓬萊仙境,影射圓明園的蓬島瑤臺。大觀園的正殿,就是方壺勝境。等等!

圓明園的“天然圖畫(瀟湘館)

而“紅樓”,其實就是紫禁城!

1708年,康熙帝每次回紫禁城,口諭都說是“回紅樓”。這便是“紅樓夢”的真相了,“紅樓夢”之名出處在此!

《紅樓夢》裏通體的皇家氣派,在“賈府”裏出現了大量的皇家專用詞彙。諸如:太醫、欽天監、上用內造、銀庫、外戚、賓天、秋香、鵝黃等等。可見,賈府就是正宗的大清皇家!它根本就不是什麼江寧曹家。

原來,《紅樓夢》講的是紫禁城裏的那些事兒,和江寧曹家毫無半毛關係。甚至講的是和爭奪皇權有關的那些事。這是因爲賈寶玉乃傳國璽的化身,襲人則是龍袍的的化身!

圓明園的“ 茹古涵今”(衡蕪院)

脂硯齋指出:“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此書表裏皆有喻也”、“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原來,《紅樓夢》其實是一部大清宮闈祕史。

上面早就披露了史學界至今仍在爭議的:太后下嫁、順治出家、乾隆身世、雍正之死清宮四大疑案等絕密級別清宮祕案的謎底。

令人驚訝的是:書上賈寶玉的人物原型其實是乾隆帝,而林黛玉則是孝賢純皇后。一部《紅樓夢》,堪稱半部乾隆史。

圓明園的“杏花春館”(杏花村)

脂硯齋還披露:“畫出內家風範。《石頭記》最難之處別書中摸不着”“難得他寫的出,是經過之人也。”原來作者寫出了戒備森嚴的皇宮裏面的事,甚至元春省親時,《紅樓夢》作者本人就在現場,他是親身經歷者!他根本就不是所謂的江寧曹孫“曹雪芹”。

此,非一個小小五品官江寧織造曹家所能及也。《紅樓夢》真正的作者其實是皇家子孫,他是康熙之孫愛新覺羅·弘暟!他正是逝於“壬午除夕”之人。

胡適的新紅學時代已經黯然落幕!這場近百年的鬧劇已經徹底結束!

是該到了歸還《紅樓夢》著作權,歸還《紅樓夢》真正作者榮譽的時刻了……

圓明園的蓬島瑤臺(蓬萊仙境)

更多大清宮闈祕史的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若大觀園不是圓明園,筆者就永久退出,不再研究紅樓夢!

脂硯齋揭開了梨香院的廬山真面目,北京拆除假曹雪芹故居還遠嗎?

萬萬沒想到,這纔是林黛玉的廬山真面目,一代大清帝后!

萬萬想不到,這竟是林黛玉的真面目,新紅學大廈轟然倒塌!

乾隆的生母果真是漢人,更沒想到她的大名,就寫在紅樓夢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