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省會城市讀大學,今年大二了,本來,這小傢伙想乘着十一期間八天長假回家住一段時間的。

可當女兒提起這一茬事兒時,她猶豫了,然後說,她假期要加班,丈夫出差了。丈夫出差不假,她加班,卻是假的。

她也想見女兒,可是,知道女兒一來一回交通費就得700多塊錢,而且,十一期間,還要有不少花費。想到這裏,她說出了理由後,就勸女兒,在學校,認真的學習,優秀要盡力爭取,但前提是,不要掛科,不要違反校規校紀,順利兩年後,把畢業證和學位證拿到手,這個纔是根本。

一提到兩證,女兒也沉默了,答應了不回家,等寒假再回。

可女兒又發來了微信,她現在聽到這微信聲,就有點兒心驚的感覺。

女兒:媽,10月份生活費,你還沒打給我呢。

女兒不知道的是,在出版公司當發行經理的父親,其實,已經連續九個月,只發50%薪水了,自從今年1月底,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以來,一本本精心編校出版的書,就那樣沉默地躺在庫房當中了。

賣不動,沒人賣,承擔主要銷售任務的書店前,門可羅雀,很多書店,甚至沒有活過前五個月,就被迫關店了。

而靠電商,那佔出版公司十不及一的銷售額,只能是徒有興盛罷了。其他的東西不說,這書,銷售的絕對大頭,那還是得線下。線下一停,基本歇菜。

身爲媽媽的她,也想工作,可是,她打工的那家二十多人的公司,堅持到八月底,老闆平靜地說了句:公司真沒錢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沒工作了。

這些,女兒都不知道。她們還有每個月近五千的房貸,如果丈夫的工資,不減半,如果她不沒了工作,這些,根本不是問題。

媽媽:啊,寶貝!媽媽竟然忘記了,馬上打給你。

說完,她用微信,轉了200塊錢,給女兒。

女兒一愣,生氣地寫道:媽,你怎麼這樣啊,你要真這樣,那還不如一頓飯轉一次錢給我呢。你不知道,現在麪條都15塊一碗了。

看着女兒的話,她落淚了,一個四十四歲的中年女人,落淚了。

可是,她的手機裏,只有246塊錢,轉給了女兒錢,她只剩下了46塊。丈夫發了工資,房貸一扣,就剩下不到一百塊了。

在房貸和女兒大學學雜生活費的巨大壓力下,她沒了工作,丈夫工資減半以來的這幾個月,這幾年好不容易存下來的兩萬多塊錢,而今只剩下了46塊。

她的淚,不爭氣地流過臉龐,留下兩道亮晶晶的東西。

媽媽:寶貝,你先堅持幾天。最多三天,媽媽再打給你。你省點兒花啊,先盡着喫好飯,其他東西,等下個月,咱再買。

女兒:嗯。

她知道,女兒還在生氣,而回她一個字,只是爲了讓她不要太擔心。

她當然也知道,200塊錢,再精打細算,也最多是女兒五天的用餐費。不得不說,得爲難這個小妮子一段時間了。

這需要省喫儉用的日子,來了。

她已經想好了,不再死扣着找一份起碼不低於原來的工作了。她決定了,外賣員、超市收銀員、理貨員、24小時餐廳員工、……

只要是有錢賺的工作,明天開始,她就去幹。

突然,那個44歲的年齡數字,擊透了她的心。

不等明天了,這年頭,借錢不容易,她嘆了一口氣,準備給67歲的老母親打個電話了。她的淚又來了,沒想到,自己年紀一大把了,卻不得不去啃老一次了。

或許,這纔是最真實的人生吧。(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