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消滅謝躬之後,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就集齊了。

雲臺二十八將完整名單是這樣的:

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臧宮、耿弇、姚期、王霸、祭遵、任光、李忠、萬脩、邳彤、劉植、耿純、朱祐、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前文大概提過他們的來頭,但不全,今兒先補全了。

這二十八位,大略劃分一下,可以分這麼幾派:

一、早期從龍派

馮異、姚期、王霸、祭遵、傅俊都是在昆陽之戰前,劉秀帶兵徇潁川時招攬結識的,除了傅俊,其他四位在劉秀徇河北之前就一直在賬下辦事。

而傅俊也在劉秀徇河北剛到邯鄲時,就帶賓客追投。

朱祐是孤兒,從小就在舅家舂陵劉氏過活,劉縯劉秀舂陵起兵時,就追隨在左右,大概是二十八將中最早在劉秀手下效力的。

臧宮也是潁川人,早期擔任下江兵校尉,因爲作戰勇猛,被劉秀看重而結納。

鄧禹,是劉秀的粉絲,又是南陽新野人,和劉秀夢中情人陰麗華是老鄉,此前一直在家閒着,劉秀徇河北,剛走到鄴城,他就追過來了。

二、天使第一輪投資

主要是和戎郡和信都郡的幾位。

信都太守任光,信都郡都尉李忠、信都令萬脩。和戎卒正邳彤。

而昌城人劉植、宋子人耿純則都在劉秀進居信都之後不久,帶賓客宗族來投。

這幾位加起來給劉秀帶來的可調動兵力不超過兩萬人,但卻是劉秀的第一筆啓動資金,至關重要,不然就靠那百十號賓客,王郎派出一隊捕快就能辦了。

三、上谷耿氏資本

耿弇是主要聯絡人,而耿弇的父親耿況則是幕後大老闆。

當然了,耿況不在雲臺二十八將。他的級別更高,邯鄲之戰後,劉秀當即加耿況號大將軍、封興義侯,可以自己任命偏將、裨將,實際上認可了上谷當時的高度自治權。

漢王朝異姓不封王,但耿氏因這一次站隊,在後漢相當長時期內,都是實際上的上谷王。

耿氏資本這麼重要嗎?

我給大家講一個場景,就明白了。

當時劉秀率領衆將圍困邯鄲,僵持不下,忽聽哨探來報:漁陽、上谷兩郡不知多少人馬殺到。

而且據傳言說是來救援邯鄲的,劉秀和衆將一聽,空氣當即凝固了。

等到上谷大軍到來,耿弇、吳漢衆將安頓人馬,都來向劉秀拜謁,劉秀大喜過望,說道:“我要和上谷、漁陽的士大夫們,共享大破邯鄲的功勞!”

也就是說,當時河北的形勢是,耿氏站誰一邊,誰贏。

因爲耿氏資本的加入,一起投奔劉秀麾下的,還有漁陽太守彭寵的部下吳漢、蓋延、王梁,耿況的副手景丹、部將寇恂。

以上這是雲臺二十八將的二十位。

更始帝漢中王劉嘉又爲劉秀推薦了兩位。

劉嘉是亂世中的一股清流,他佔據漢中,擁衆數十萬,卻老實本分,部下陳俊和賈復都勸說他自立搞大事,他卻說自己不是那塊料,然後寫了封推薦信,讓這兩位都上河北找劉秀去了。

當然了,他所處的漢中,在公孫述、隗囂、更始政權三大勢力的夾縫中,也是他做此選擇的根本原因。

此外,就還剩岑彭、杜茂、馬成、劉隆、堅鐔、馬武六位。

杜茂,是南陽人,劉秀在河北之後來投,此前是幹什麼的,不清楚。

馬成,也是南陽人,年輕時當過縣吏,劉秀徇潁川時,任命爲郟縣縣令。大概在劉秀追擊銅馬殘部、高湖、重連義軍至蒲陽山時,馬成追投而來。

堅鐔,是潁川襄城人,和傅俊是老鄉,劉秀徇河北時,有人推薦他,劉秀就任命他爲主簿——我懷疑這個人是傅俊。

岑彭、馬武、劉隆三位,本質上算是降將,他們此前都任職於更始政權。

馬武,是謝躬的部下,官職是振武將軍。謝躬被誅殺後,馬武前往射犬投降於劉秀,這事兒,劉秀提前已經打了埋伏——擺鴻門宴準備殺謝躬的當晚,事兒沒辦成,但宴席結束後,劉秀跟馬武單獨聊了聊,馬武已經有意歸附。

岑彭在王莽時期,擔任棘陽縣長,藍鄉之戰時,擔任甄阜的部將,後來困守宛城,堅守數月後,向劉縯投降,當了大司馬校尉,後來劉縯被殺,朱鮪接任大司馬,他繼續當大司馬校尉。

再後來,因緣際會,無處投奔,在河內太守韓歆手下帶着一百多賓客當客人。劉秀攻略河內時,岑彭勸韓歆投降了劉秀,自己也成了劉秀手下大將。

劉隆是南陽安衆侯宗室,跟不自量力起來反抗王莽的劉崇是一大家子。這事兒,劉隆老爹劉禮也參與了,事情敗亡後,劉隆因爲只有七歲而逃過一死。

劉隆和他爹一個尿性,都是爲了政治投機不顧家的主。劉秀佔據河內時,他以騎都尉的身份帶着老婆孩子在洛陽,後來,他拋下妻兒,單槍匹馬逃到河內投奔了劉秀,而老婆孩子都被洛陽守將李軼殺了。

所以,劉隆也是雲臺二十八將最後一個投奔劉秀的。

回頭我們吐槽一下這個雲臺二十八將,水平說實話跟梁山一百單八將天罡地煞隨機抽取二十八位一樣參差不齊。

各位別被雲臺二十八將唬住了,這裏邊有好幾位不過一陷陣的偏將水準,不提名字也不影響了解兩漢之交的歷史。

當然也有真本事的,比如馮異、岑彭、鄧禹、吳漢、耿弇,都是有能力在大亂局中獨擋一面的,他們的故事很快就會再講到。

現在,兵強馬壯、戰將雲集、根據地穩固的劉秀,終於要走到稱帝這一步了。

韓歆以河內郡投降劉秀後,劉秀政權的鋒芒已經逼近更始政權的重鎮洛陽。

劉秀留馮異、寇恂戍守河內,自己則率大軍北征尤來、大槍、五幡農民軍。

爲更始政權駐守洛陽的朱鮪、李軼感到了威脅,朱鮪就派部將蘇茂帶兵渡河試探性地攻擊河內郡溫縣。

馮異、寇恂帶兵與蘇茂大戰,大破蘇茂軍,還斬殺了蘇茂的偏將賈強。

好消息傳到剛在潞東、平谷大勝尤來、大槍、五幡的劉秀大軍這裏,諸將商議推劉秀上尊號爲天子。

剛投降劉秀的馬武,自告奮勇,率先代表衆人求見劉秀,跟劉秀巴拉巴拉講了一通,一定要劉秀趕緊回薊縣準備即位當皇帝。

劉秀聽他說完,大驚失色:“你胡說八道啥呢,信不信我斬了你!”

馬武很堅決:“衆將都這麼說!”

於是,劉秀讓馬武出去跟衆將說明自己的想法,隨後大軍開拔回到薊縣。

到了四月,公孫述那邊急不可耐地自稱天子了。

然後,從薊縣返回途中,到了中山,衆將再次集體上奏:“人心思漢,更始劉玄不行,大王您昆陽一出,王莽徹底崩潰;河北一走,旬月平定,妥妥的天選之子,一定得您當皇帝,不然我們都會很傷心,老百姓也沒指望。”

這才第二次嘛!劉秀當然不接受。

繼續南行,到了南平棘,諸將再次固請。

南平棘,聽聽這地名,鐵嶺象牙山村像是舉行即位大典的地方嗎?劉秀仍然不聽。

耿純看不下去了,這都第三次了,再讓下去沒完了,於是單獨求見劉秀,直奔要害:

“我們大家跟着您出生入死,就是圖個封侯拜將、列土封疆,你不升級,我們也沒法升級,時間長了,人心散了,隊伍可不好帶了。”

劉秀也是個爽快人,很欣賞耿純的真心話,這次他答覆:“我再琢磨琢磨。”

繼續南行,到了鄗縣,劉秀當初在長安讀書的室友疆華自關中來投,帶來了《赤伏符》,上邊寫道:“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爲主。”

好了,最後一擊,羣臣因此再次上奏,劉秀終於答應。

於是安排在鄗縣南千秋亭五成陌設壇場,六月,劉秀正式即皇帝位。

鄗縣聽着好像也不怎麼樣,那好辦。鄗縣因此改了名,在東漢叫高邑。

王莽當初接受進位安漢公、居攝、即真,也動輒三讓四讓,看起來虛僞極了。

而現在,劉秀也陷入了“真香定律”!

當然,從時機上看,劉秀此時稱帝剛剛好,長安已亂,更始赤眉大火併已經展開,放眼周邊,劉秀並無對手。

有的人稱皇帝上尊號,是自己急不可耐加上被部下綁架,比如公孫述。

有的人稱皇帝上尊號,是自己實在強大到無以復加 ,劉秀就是這樣的勢力。

此時的劉秀,已經可以支撐起三場局部戰爭,甚至四線作戰,也沒什麼壓力。

不是劉秀急於當皇帝,實在是實力不允許他低調啊!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寫簡明中國政治史,每早六點,廁上一觀,可通天地之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