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鄭玉靜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民和年豐……連日來,山東省供銷社魯供豐農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20多臺農機設備一直連軸轉,濟南章丘黃河街道田間地頭處處洋溢着機械的轟鳴聲,好一派忙碌的秋耕圖景。

近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土地適度規模化瓶頸突出,農作物生產無序化、耕種碎片化、棄荒撂荒化日益嚴重,同時,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支部致富無門路、管理沒抓手。如何發揮支部引領作用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問題是民之所需、人心所向。對此,黃河街道充分發揮支部引領作用,積極與區供銷社簽訂合作協議,依託省供銷社魯供豐農有限公司託管服務平臺,大力推進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探索“土地入股+整建制託管+農業保險+盈利分紅”四位一體新模式,走出一條以農民組織化+服務規模化+農業現代化爲主線,讓農民離田不失地、讓農村美麗好治理、讓農業高效又精緻的農業農村改革新路子。

該模式由村兩委成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代表將土地經營權委託合作社經營的村民以及村集體持股)等共同發起,由支部領辦,與託管公司(山東魯供豐農有限公司)合作經營。支部合作社盈利方式是“兩保底+分紅”,入股社員有農戶800元/畝的保底收益,村集體有30元/畝的保底收益,按照村集體村民不低於60%、託管公司40%的比例進行分紅,同時,託管公司將集體增益土地按照800元/畝保底收益分給村集體。託管公司獲得800元/畝的託管服務費。按照每畝地每年2000元毛收入計算,2000元(毛收入)-800元(股民保底收益)-30元(村集體保底收益)-800元(企業土地託管費用)-70元(灌溉費用)=300元,每畝地可盈利300元進行分紅,村集體和村民可獲得分紅收益180元,託管單位可獲得分紅收益120元。

目前,該模式已服務託管土地5000餘畝,直接帶動董高、前營、新街等6個村集體、2000戶農民增收致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