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縱橫三國無敵手,雖說他在演義中並沒有擊殺過武力強悍的猛將,但是憑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和濮陽之戰一人獨戰典韋、許褚等曹操麾下六大猛將這兩場封神之戰,呂布武力三國第一的地位就無可撼動。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自199年呂布兵敗被曹操斬首之後,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再無對手,曹操在他們手上喫了不少的虧,那麼如果從演義來看,呂布死後曹操是否有過後悔?這四次大戰讓曹操後悔不已,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第一次:白馬之戰

呂布死後一年,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展開了決戰,在此之前還爆發了白馬之戰和延津之戰兩場前哨戰,結果袁紹麾下最爲勇猛的悍將顏良稱雄一時,連續斬殺宋憲和魏續並二十回合輕鬆擊敗徐晃,當時典韋已死,只有許褚有一戰之力,曹操不得已只能請出投降沒多久的關羽出戰顏良。

此時如果呂布尚在,曹操哪用這麼麻煩,直接派呂布出馬,顏良武力再被低估,再怎麼悍勇也絕非呂布的對手!當然也不用關羽出馬了,沒有斬殺顏良恩怨分明的關羽未必就會千里走單騎(當然這是站在演義的角度),這是曹操第一次後悔。

第二次:長坂坡之戰

長坂坡之戰對曹操來說簡直是個恥辱,趙雲懷抱阿斗七進七出殺其麾下五十餘名戰將,連自己兩大佩劍之一的劍也落入趙雲之手!

這個時候如果呂布隨行左右,即使趙雲悍不畏死也絕非呂布對手,有呂布在趙雲豈有機會逃生!或許當曹操在山頂上看到趙雲大殺四方銳不可當之時,心裏應該有一絲後悔吧!

第三次:潼關之戰

演義中的曹操有幾次遇險:一次是滎陽之戰差點被徐榮生擒,結果曹洪救了他;一次是濮陽之戰被呂布用方天畫戟在頭上敲了一下,幸虧沒被認出來典韋又及時趕到;一次是潼關之戰被馬超逼得割須棄袍,幸虧馬超被曹洪拖住;還有一次是漢中之戰被魏延射落馬下,幸虧有龐德救駕。

這幾次就屬潼關之戰最爲狼狽,曹操一路狂奔被馬超在後面追着跑,試想一下此時如果有呂布在,哪用得上于禁、張郃、曹洪出馬,還搭上一個李通,雖然說“前表呂布,後表馬超”,馬超武力再強也非呂布對手!曹操心有餘悸一定會有所後悔。

第四次:漢水之戰

漢水之戰趙雲爲救黃忠殺入重圍,竟然打得和徐晃兩大猛將不敢上前,以至於曹操一聽說是趙雲:“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如果有呂布在何至於此!

呂布比劉備要大幾歲,他199年被殺的時候應該是40多歲(不到45歲),以趙雲和黃忠老當益壯以及後期的張郃還能無敵於蜀漢來看,60多歲的呂布武力還是可以稱雄三國的,如果曹操不殺呂布,這四次大戰碰上關羽、馬超和趙雲,曹操也絕不至於束手無策或被逼得如此狼狽,由此來看,曹操還真應該後悔殺了呂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