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19年,“數字雲南”“區塊鏈”被寫入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當下,“區塊鏈”已走進大衆視野,成爲社會的關注焦點。

彩雲之南,正因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革命而發生改變。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

去中心化

這裏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

分佈式賬本數據庫

記載方式不只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複製整個賬本的數據。

一個例子理解區塊鏈——

以前

家裏有個賬本,一人來記賬,中途可能有更改。

利用區塊鏈技術後

你在記賬,別人也在記賬,他們都能看到總賬。你不能改,別人也不能改。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一種數據庫技術。每個區塊就像一個硬盤,把信息全部保存下來,再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這些被保存的信息就無法被篡改。

區塊鏈這個分佈式的數字賬本記錄了所有曾經發生並經過系統一致認可的交易。每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賬本。

區塊鏈的特點

安全

區塊鏈不受任何人或實體控制,數據在多臺計算機上完整地複製(分發),攻擊者沒有一個單一的入口點,數據安全性更有保障。

不可篡改

一旦進入區塊鏈,任何信息都無法更改,甚至管理員也無法修改此信息。

可訪問

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輕鬆訪問信息。

無第三方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可以幫助點對點交易。因此,無論是交易還是交換資金,都無需第三方的批准,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平臺。

雲南“區塊鏈”發展

雲南省以“敢喫第一隻螃蟹”的勇氣、擔當實幹的魄力,大力推動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努力把雲南建設成爲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試驗場、聚集區。

發展歷程

2019年,“數字雲南”“區塊鏈”被寫入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時,提出要重點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爲突破口,把雲南打造成爲區塊鏈技術應用高地。

2019年7月19日至20日,由雲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年首屆“數字雲南”區塊鏈國際論壇在昆明舉行。

2019年7月,隨着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在“一部手機遊雲南”平臺順利開出,實現了區塊鏈應用於稅務領域的新探索,我省納稅服務隨之開啓了區塊鏈時代。

“孔雀碼”上線

2020年3月15日,雲南省區塊鏈中心在昆明市五華科技產業園正式掛牌,雲南省區塊鏈產業聯盟同步成立。依託於當天上線的國內首個省級區塊鏈平臺,“孔雀碼”正式發佈。

2020年6月23日,昆明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服務平臺“昆易鏈”正式啓動,昆明市成爲全國首個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全流程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城市。

2020年4月1日,昆明地鐵區塊鏈電子發票正式上線。這也是雲南省首張公共交通領域區塊鏈電子發票。

2020年7月3日,雲南省首個區塊鏈+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上線運行。

2020年9月12日,雲南省首個州市級區塊鏈防僞溯源平臺“文山三七碼”上線。

……

區塊鏈產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創新中釋放無限可能。

傳統,正因爲區塊鏈而改變

當前,雲南正以“切口小一點、研究深一點、更管用一點”爲原則,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在“十大名品”溯源、工業大麻監管等多個場景開展應用實踐。

區塊鏈+雲茶

雲南首個普洱茶品質區塊鏈追溯平臺啓動。

茶葉是雲南特色優勢產業,當前我省朝着千億元雲茶產業發展目標邁進。普洱市瞄準產地溯源這一關鍵環節,將區塊鏈技術與追溯體系深度融合,打造了我省第一個場景式普洱茶品質區塊鏈追溯平臺。

平臺上,每一餅茶葉都有專屬身份標識,用手機掃一掃區塊鏈二維碼,原料基地、生產過程、質量檢測等信息一目瞭然,還能驗證真僞、購買和投訴,實現了“從茶園到茶杯”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計劃到2022年,100萬畝綠色茶園、60萬畝有機茶園及其產品的質量將實現全程可追溯。

區塊鏈+紫陶

作爲當代中國四大名陶,建水紫陶一直以來都是建水縣的產業支柱。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實現紫陶在生產、運輸、銷售各環節逐層數據上鍊,實現產品防僞溯源、質量管控和品牌溢價。結合當前熱門的5G全景直播、XR街區、店鋪和產品數字化展示,提升建水縣旅遊和紫陶產業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傳播影響力。

政府則可通過區塊鏈大數據決策平臺,實時掌握建水紫陶產業的資源分佈、產業結構、勞動力構成和市場供需關係等信息,還能調配資源、精準出臺監管和扶持政策,逐步實現紫陶產業的數字化治理和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區塊鏈+雲果

昆明富民打造“區塊鏈櫻桃”助銷售樂農家

雲果也正在因區塊鏈發生悄然改變。昆明東山林果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合作,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引導種植櫻桃、車釐子等水果,並打造產品溯源系統,消費者購買後就能瞭解其相關信息。“‘區塊鏈+雲果’的應用,將助推雲果產品升級,也將爲果農創造更高的收益。

下一步,產業園將加快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深度融合,將技術應用於水果選種、產品運輸、冷鏈物流、產品檢測等全產業鏈中,提高水果品控能力。”富民縣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

區塊鏈+工業大麻

雲南提出打造區塊鏈+工業大麻產業管控平臺,將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融入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構建全產業鏈上的各產業公司、各監管部門准入參與的工業大麻聯盟鏈平臺,產業公司將關鍵數據上鍊,並同步到公安機關、農科院、種植公司等,保障數據真實、準確、可信、不可篡改,實現工業大麻產業全生命週期可監管。

“工業大麻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監管環境,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工業大麻產業不僅是解決某些技術問題,而是在監管執行中產生可信數據,從而反哺產業,這不僅是公安部門監管需要,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丘北縣沃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景賜說。記者瞭解到,目前該平臺正以丘北縣爲試點試運行,開始進行工業大麻種植企業與公安機關的平臺接入,幫助落實種植企業的種子管理、種植戶管理等監管。

打造區塊鏈產業,雲南省正進一步爲區塊鏈技術應用提供試驗場,共同在“區塊鏈+農業”“區塊鏈+金融”“區塊鏈+旅遊”等領域不斷探索試驗,把美好理念變爲成功應用,推動雲南成爲區塊鏈產業發展聚集區。

未來,將這樣影響雲南人的生活

10月14日,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雲南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搶抓區塊鏈發展機遇,推進區塊鏈技術同雲南發展八大重點產業、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優化民生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深度融合創新,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打造全國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

如何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

綠色食品、綠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是雲南着力推動打造的“三張牌”。如何利用新興的區塊鏈技術助力“三張牌”打造成世界一流,《意見》作出了具體規劃。

在綠色能源方面

將電力用戶、電網企業、供應商的各類設備在鏈上進行記錄,推動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等環節數據在不同主體間共享,促進各類能源信息的數字化記錄、溯源和確權。面向南亞東南亞建設區域性國際電力交易中心,探索發展共享儲能、能源金融、碳排放交易等場景的區塊鏈應用。

在綠色食品方面

在瀾滄,“區塊鏈”技術運用於有機三七種植。

推廣“孔雀碼”防僞溯源應用,將區塊鏈應用試點從普洱茶拓展到花卉、水果、蔬菜、咖啡、堅果、中藥材、肉牛等雲南優質特色農產品領域。鼓勵企業推動商品生產、加工、儲存、銷售、流通和消費等關鍵環節信息接入雲南省重要產品追溯協同平臺,逐步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在健康生活目的地方面

推動區塊鏈技術與智慧旅遊融合,依託“一部手機遊雲南”平臺,探索在賓館、酒店、民宿、景區景點、交通出行、文化娛樂、購物消費等領域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實現旅遊消費過程留痕可溯。

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

探索建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病歷,推動數據共享,提供智能導診、在線問診、報告查驗、在線支付、電子處方流轉、健康信息查驗等服務。

推動區塊鏈與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有機結合,實現醫療數據共享,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在醫保基金管理、醫保待遇支付、商業補充保險等領域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全過程監管。

建立健全藥品、醫用耗材、醫療服務追蹤回溯管理體系,使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醫院、藥店、藥企等多方參與的醫保數據安全共享平臺。

如何建設高效數字政府?

建設高效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建設高效數字政府?《意見》將從以下7個方面展開:

在政務服務方面

推動政務數據權屬分離,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的可信共享交換,打通不同行業、地域監管機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

第五屆中國雲南——以色列創新合作論壇暨國際區塊鏈交流大會在麗江舉行。

在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方面

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平臺,推動交易信息、主體信息、專家信息、信用信息、監管信息等可信記錄,對工程建設、政府採購、綜合交易等全類型、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業務數據及時存證,確保公共資源交易流程完整性、數據真實性,打破監管部門間信息孤島、消除數據壁壘,創新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模式。

在社會信用方面

基於區塊鏈技術,促進市場監管、商務、海關、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金融等部門和機構之間公共數據資源的互聯共享。利用區塊鏈可信機制,與實名認證、電子簽名、電子簽章等技術和標準相結合,規範信用數據的採集、歸集、共享、使用及管理,加強對信用評級、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爲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使用,完善“事前承諾、事中監督、事後懲戒”監管體系。

在電子證照方面

依託雲南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形成可信存證體系與跨區域電子證照覈驗體系,確保電子證照生成、管理與應用全過程可信。推動電子證照、電子資料、電子檔案、電子簽章等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共享互認,圍繞不動產登記、營業執照申辦等領域開展應用示範。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實現電子證照刷臉調取,打造驗證、發證、管證等電子證照全鏈條共享模式。

在司法存證方面

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解決司法領域“取證難、示證難、認證難、存證難、質證難”等問題。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公證、仲裁、司法鑑定、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的應用,建立公民法律服務全生命週期電子檔案。圍繞法律法規全生命週期管理、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監獄刑罰執行、罪犯改造表現評價和政法跨部門業務協同等領域發展區塊鏈應用。

昆明地鐵乘車碼可秒開區塊鏈發票

在電子發票方面

打造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推動全省重點景區、酒店、餐飲等行業區塊鏈電子發票全覆蓋。在出租車、地鐵、公交等交通運輸場景部署區塊鏈電子發票應用。建立稅務鏈基礎平臺,逐步向社保費徵收、稅務數字檔案共享、不動產稅務徵收和大企業應用等場景拓展。

在節能環保方面

建設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加快污染源及固廢、危險品、能耗數據鏈上記錄,實現監測及預警功能。

如何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如何通過技術革新推動公共服務提質增效,《意見》也給出了發展方向。

在教育服務領域

基於學籍管理系統,整合各個學校以及相關機構頒發的各類證書,推動學生教育數據鏈上可信記錄,面向用人單位提供相應權限的教育經歷查詢、驗證等可信查覈服務。

在就業養老領域

推動就業人員、用人單位等信息上鍊,發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訓練等公共服務。鼓勵建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慧養老綜合應用平臺,與各類智能終端設備相配合,提供養老健康醫療、養老產品租賃等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綜合性、醫養結合的智慧康養。

在精準扶貧領域

推動扶貧數據上鍊記錄,形成工作合力,強化數據共建共享,規範數據管理,提高數據質量,實現過程可追溯、流動全程透明、跨部門扶貧數據邏輯一致、標準一致、信息一致,閉環運行,統籌跟蹤脫貧成效。

在公益事業領域

推動物資捐贈、社會救助等全流程信息公開、透明,建立公益捐贈、善款追蹤、透明管理的區塊鏈去中心化公益慈善查詢系統,構建便捷、規範、暢通的捐贈渠道,增強公益慈善事業權威性、透明度與公衆信任度。

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領域

結合“一部手機辦低保”建設,鼓勵在授權、確認、簽名、家庭經濟狀況覈對等環節融入區塊鏈認證技術,準確認定和核查城鄉低保對象,實現辦理過程透明可追溯,低保用戶精準定位。

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

推動省內公共文化機構、出版機構、傳媒機構等採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版權保護模式,解決IP版權、視音頻版權、數字內容確權、軟件防僞和傳播溯源等問題。開展版權存證、確權、交易和維權,提升版權確權效率,降低維權成本。

如何激發產業創新活力?

縱觀近現代以來的科技發展史,每一次新興技術的革新和推廣應用,必然會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區塊鏈技術如何激發雲南產業創新活力,《意見》亦給出了發展思路。

爲解決中小企融資難,雲南信託用上螞蟻區塊鏈。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

支持金融機構及中小供應商、經銷商、物流倉儲等供應鏈環節上鍊,創新發展線上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以及銀行風險控制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

在資產管理方面

支持省內金融機構及經批准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聯合區塊鏈企業共同建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管理平臺,探索開展股權、債券、票據、收益憑證、倉單等資產數字化服務,發展共享風險控制信息、進行高效資產交易等創新應用。

在重要礦產資源追溯方面

構建礦產資源區塊鏈管理平臺,對重要戰略性礦產、戰略性礦產中大宗礦產及省內重要、稀缺礦產資源的資源調查、登記、確權、流轉、生態治理等環節的關鍵業務數據上鍊管理,確保權屬等信息可靠、可查、可管。

在跨境支付方面

鼓勵省內金融機構與區塊鏈企業聯合建設區塊鏈跨境支付平臺,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面向雲南省重點跨境交易需求,探索開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同業間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

在電子商務方面

依託“一部手機雲品薈”電商平臺,應用區塊鏈技術面向產品進行全生命週期數據記錄,實現雲南省特色農產品生產、流通、支付等全流程信息的可靠、可信、可查,探索發展精準營銷。

在物流倉儲方面

整合貨源、車源、物流服務等全鏈條物流信息,對倉庫進行智能化改造,推動物流、倉儲信息資源共享,發展基於區塊鏈的車貨匹配、運力優化、運輸協同等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交通、物流、倉儲聯動發展。

在跨境貿易方面

探索建立跨境貿易許可鏈,實現跨境貿易業務協同和貿易單證數據共享。推進區塊鏈在跨境貿易物流領域的應用,創新開展流程優化、透明可信、開放共享、全過程溯源等服務。

在智能製造方面

鼓勵依託區塊鏈發展跨企業、跨行業的數據互信體系,推動研發、設計、生產、運營、銷售、安裝、使用等關鍵過程信息鏈上全面記錄,依託可信可溯產品全生命週期數據,更好實現按需製造、多方協同生產、自動交易、工業資產安全上雲等應用服務,並提供長期且持續的管理和監督。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應用,推動構建標識解析、安全保障體系,形成面向未來的智能生產網絡。

以區塊鏈、大數據等爲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向實體經濟融合滲透,催生髮展新動能、釋放發展新活力。

未來,區塊鏈技術將逐步滲透到雲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感受到了嗎?

來源:雲報客戶端綜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