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投資者商劉大華的內心深處,他近年來一直懷着一下夢想,那就是在國內棉花市場產不足需的格局確定的情況下,能否在偶發因素的提振下,讓棉花市場再度出現一次猶如2018年5月中旬由於產區出現災害天氣而引發的快速上漲行情。

昨日喫過晚飯後,眼看着21點的開盤時間逐漸臨近,劉大華的棉友給他發來了一個有關國儲棉將輪入50萬噸新疆棉的消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財政部昨日晚間聯合發佈公告稱,爲加強中央儲備棉管理,進一步優化儲備結構、提高儲備質量,決定輪入部分新疆棉。輪入時間爲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國家法定工作日。數量爲總量50萬噸左右,每日掛牌競買7000噸左右。

國儲棉輪入50萬噸消息的出現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估計對國內棉價難以形成實質性影響,但仍讓持有不少多單的劉大華內心掠過一陣驚喜,似乎棉價一步一個臺階向上升的信號已經響起。

“近年來,國內棉花市場有不少人士看好後期價格,認爲在庫存不足與未來擴種面積受限的前提下,棉花價格可以輕鬆越過15000元/噸關口,進而會向17000—18000元/噸關口邁進,最終會站在20000元/噸關口以上。”新疆棉花貿易商魏家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18年在市場需求較強的情況下,在棉花種植初期,部分產區出現了不利於棉花播種與棉苗生長的災害性天氣,再加上當時國儲棉庫存數量減幅較大,由此引發了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聯袂上漲的行情,其中棉花期貨主力合約期價一口氣由12000—13000元/噸上漲到了20000元/噸附近。隨後在國儲棉輪出延期與進口棉數量趨增的遏制下,國內棉花價格才逐步回落。自此以後,不少棉花從業者像劉大華一樣懷有了一個2018年棉花行情會再現的夢想。

據魏家軍介紹,在今年新產籽棉上市後,主產區籽棉收購價一天比一天高,軋花廠產能的擴大與衆多新市場主體的介入不斷推升着籽棉價格,部分產區機採籽棉收購價一度突破了7元/公斤,由此推算出的皮棉成本價爲15300—15500元/噸,高於同期的鄭棉期貨價格。此時,雖然棉花下游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而生存困難,對棉花的需求不旺,但這並不能阻擋市場做多的情緒滋生,最終受國慶長假期間下游訂單一時轉好而引發了一波棉花價格上漲行情,同期棉紗價格也表現強勁。

“國儲棉將輪入50萬噸新疆棉,肯定會提振一下棉花價格。”劉大華懷着美好的想法等到了21點開盤時間的到來,市場給他的不是一個驚喜,而且一個振盪下行的夜盤行情。截至昨日夜盤收市,鄭棉主力2101合約下跌了335元/噸,跌幅達2.28%。

在市場採購需求增加、下游產業需求出現恢復跡象之際,爲什麼鄭棉期價反而停止了上漲步伐並下滑呢?

新疆庫爾勒一家軋花廠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北疆地區棉花采收與籽棉收購已進入尾聲,市場上已經沒有太多的籽棉,大部分軋花廠降低了搶購籽棉的熱情,造成籽棉收購價格回落0.1—0.2元/斤。例如,一家軋花廠如果計劃收購2萬噸籽棉,截至當前已收購了1.8萬噸,那麼剩餘的2000噸的就可收可不收了,棉花市場價格自然失去了一個較大的推升動力。據瞭解,當前北疆與庫爾勒周邊70%的地方棉與80%的兵團棉已收購完畢,新疆阿克蘇與喀什地區還有一些籽棉在上市,主要原因是前期這裏的氣溫較高,一些棉農推遲了噴灑落葉劑的時間,自然也令這裏的籽棉上市時間後延。當前的籽棉收購價爲6.5—6.8元/公斤。

“前期,當籽棉收購價格高開後,部分產業企業爲了及時抓到足夠的生產原料,在鄭棉市場進行了原料採購套保操作,建倉價估計在12800元/噸左右。而當後來棉花價格補漲以後,這些多單短期內獲利較爲豐厚,當前這些產業企業在考慮到下游需求並沒有出現重大利好題材時,及時落袋爲安,這也許是讓國儲棉輪入50萬噸發揮不了利多作用的主要原因。”魏家軍說,儘管除了下游需求不振這個利空因素以外,市場上再也難以找到大的利空題材,但棉價還是振盪下行了,由此可見市場情緒短期內對棉花價格的漲跌也有較大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