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測試武器的威力和性能,很多武器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會進行多次試驗,核武器也不例外。上世紀美國爲了測試核武器對水面軍艦的打擊威力,開展過一次名爲“十字路口行動”的核武器試爆行動,其中第二次核試驗“貝克”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貝克”核試驗於1946年7月25日在比基尼環礁進行。此次核試驗中,一枚2.3萬噸當量的原子彈在海底被引爆。試驗時這枚核彈被懸掛在一艘登陸艇下方,距離海平面27米,而登陸艇則被置於試驗靶艦陣列的正中央,核彈被引爆後,那艘登陸艇被瞬間氣化,靶艦中“阿肯色”號戰列艦被巨浪掀翻,還有一些大型軍艦直接沉入海底。95艘靶艦全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輕者被核輻射污染,重者氣化消失,然而這次核爆給美國帶去的損失遠不止這些軍艦。

核爆產生的衝擊波將200萬噸海水炸上了天,形成一股巨浪,對海牀和海面造成了巨大沖擊,給海洋帶去了不小的傷害。而核爆產生的高溫則讓核爆中心及周邊海域魚蝦滅絕,就算是稍遠海域的海洋生物也受到衝擊波的影響,對那片海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核爆結束以後,美軍還派人去清洗那些靶艦,清洗方法包括使用艦載滅火水龍頭、拖把、肥皂等物。但是讓美軍沒想到的是,由於海水是流動的,所以這次核試驗產生的核輻射早就隨着海水擴散開來,那些靶艦全都覆蓋了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像那些分散在靶艦上的豬和老鼠,幾乎全部因爲核輻射而死亡,只有一小部分老鼠存活下來。而負責去處理這些靶艦的美國海軍官兵們,有不少都因身體受核輻射影響而提前退役了。

按“十字路口行動”的原計劃,在“埃布爾”、“貝克”核試驗後,應該還有一次“查理”核試驗的,但是因爲“貝克”試驗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所以“查理”核試驗直接被取消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