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買車看“金九銀十”,在這兩個月各大車企經銷商都在不惜餘力的推出各種優惠政策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可從部分車企公佈的9月銷量來看,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增幅,唯有北汽新能源跌幅居然達78.6%,難道只是因爲北汽新能源的產品不行嗎?

紅旗單月暴漲86% “金九銀十”喜提銷量高速增長

衆所周知,2020年伊始,由於疫情的影響,讓本就不景氣的車市再次遭遇衝擊,好不容易挺過接連的銷量下滑後,國內車市從4月開始呈現出回暖態勢。當進入下半年,隨着終端用戶在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衆多車企終端經銷商更希望寄“金九銀十”來挽回上半年的損失,推出或大或小的優惠政策用以刺激消費,而且確實爲品牌收穫一定成績。

據不完全統計,由於近兩年紅旗品牌銷量的不斷攀升,讓這名老牌的自主車企迎來高光時刻。就今年9月單月汽車銷量來看,以2.15萬輛的銷量成績遠超林肯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等豪華品牌,並且今年1-9月累計銷量已突破13萬輛,同比增長104%。同時,單國慶8天長假,紅旗就拿到了10500輛的銷售訂單,可見紅旗汽車正逐漸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

具體到車型,紅旗HS5可以說是品牌的銷量擔當,憑藉其年輕的顏值和豐富的配置,一改紅旗“國家級”的品牌形象,再加上18.38萬起買中型SUV的產品定位,讓它在今年8月有着1.07萬輛的銷售成績,並且1-8月累計銷量突破6萬輛。而從北京車展公佈的紅旗E-HS9和紅旗H9+來看,紅旗正沿着“產品下沉”與“品牌拔高”同步推進的方式向上發展,努力完成20萬的年銷目標。

多點開花,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單月收入15.3萬輛

沒有任何驚喜可言,長安汽車在9月以強勢姿態砍下15.3萬輛的銷售成績,同比增長31.9%。從長安汽車公佈的具體銷量報告來看,長安CS75 PLUS憑藉堅實的產品和口碑地位,拿下25724輛的成績單,並且以連續5個月突破2萬輛的戰績成爲長安汽車銷量最好的車型。

而對於今年長安的明星車型UNI-T來說,自上市之後其銷量穩定增長,9月更是達到了10601輛,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作爲一款主打科技智能的全新車型,長安UNI-T憑藉個性的外觀和豐富的科技配置,也着實引來大批年輕用戶的目光。

另外,在轎車領域,長安逸動系列車型同樣拿下18481輛的成績單,雖然在自主品牌轎車銷量中位居第二,但伴隨逸動PLUS的入市,以及藍鯨動力的普及應用,逸動系列車型銷量正穩步增長,助力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單月銷量2000+,北汽新能源在銷售旺季奈何剩下“愁苦”二字

正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愁”,本以爲在這“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北汽新能源能夠迎來反擊之勢,奈何單月2249輛成績,讓它依舊遭遇銷量的滑鐵盧。相比去年9月的10009輛成績,降幅高達77.57%,而今年1-9月累計銷量爲2.1萬輛,也較去年同期的9.8萬輛下滑78.57%,可見北汽新能源愁苦難掩。

其實早在年中,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藍谷就發佈的2020年半年報,就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實現營收31.12億元,同比下滑68.94%。也許有些人會認爲是疫情的影響,但我在個人看來,疫情只是個間接誘因,直接原因是北京新能源的銷售模式不接“地氣”。

據不完全統計,北汽新能源在2019年銷量爲15.1萬輛,其中來自分時租賃、網約車公司、各地出租車公司的大額訂單,佔據超過六成的整體銷量,但隨着疫情導致出行市場幾乎停滯,再加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北汽新能源部分產品不再享受補貼,讓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優勢蕩然無存。

此外,面對C端用戶,雖然在疫情之下人們更希望擁有一輛能夠直接上牌私家車,可北汽新能源產品面向大多爲10萬以下低端市場,而這樣的產品顯然無法滿足一二線汽車銷售主力人羣對高端電動車的用車需求,最終讓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徹底遭受巨大影響。

寫到最後:

從整體來看,受到“金九銀十”效應的推動,再加上北京車展旗艦的大肆宣傳和各家車企不斷進行新車投放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衆多自主品牌確實在9月有着不同程度的銷量增幅,未來或許這種高歌猛進的勢頭還會繼續。只不過,對於北汽新能源來說,我只能用一句歌詞來形容“論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