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剧里,有这么一个类型——它的时间跨度很长,却大都有一个乱世的背景。

它的人物距离我们挺远,却总能唤起不少人的情感共鸣。

它拥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却被另一部分人拒之千里。

说到这,我相信有人已经猜出来了——没错,是年代剧。

曾经,年代剧专指讲述清末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故事的剧目。

《上海滩》的出现,曾让年代剧红极一时。

但时过境迁,随着网剧的异军突起。

即便这个类型,出现了《伪装者》、《红色》这样的佳作。

依然会有人跳出来指责——“动作和枪战弱”

《伪装者》短评“根本没办法集中精神”
《红色》短评是的。

看惯了甜宠穿越和凶杀推理的年轻观众,早就对年代剧,失去了足够的耐心。

就在前两天,当我正准备在一部卖相不佳年代剧的短评区,寻找欢乐时——映入眼帘的评价,却让我差点跌掉眼镜。

“张力十足”

“国产年代剧里少见的精彩”
“意料之外的好看”
最后这条评价里的“意料之外”,倒是很符合我当时的心境。

实际上,这部剧的热度也相当高:连续多天收视霸榜,


网播数据同样亮眼。


在连刷完14集之后,我终于能鼓起勇气跟大家推荐——

《瞄准》2020.10.09 中国大陆


事先声明,这是一部好坏参半的年代剧。

它的缺点并不难找。

首先,部分情节“神剧”味太重。

男主苏文谦(黄轩 饰)自带主角光环和特工人设,因而救场能力,宛若超人。


开场就以一己之力,破坏了中统最强暗杀小队“水母组”的联合行动。

中途又能在公安干警,受到全面钳制的局面下单刀直入,分毫不差的救人危急。


其次,部分演员表演很影响观感。

女主欧阳湘灵(杨采钰 饰)面对上司责难的难堪:

怀念爱人的伤痛:
劝解同事的惋惜,基本全是一个模子串下来。
男二水母(陈赫 饰)对于杀手的喜怒无常,拿捏得倒还算得体。

可惜自带曾小贤标签的笑声,实在太容易让人出戏。

有好几个瞬间,我都觉得陈赫马上就要摘掉假发,开始撕名牌了......

最让人担心的是,《瞄准》这部剧拍到了整整57集。

目前的剧情还算紧凑,但长剧注水,可是国产剧长久以来的顽疾。

这么说,前面一边倒的夸赞,都是水军咯?完全没有。

而且看到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他(她)们提到的优点,全都在理。

可以说,年代剧总让小年轻提不起精神的问题,到《瞄准》这,基本都被解决了。

凭什么?咱们这就开始拆。

1949年6月,刚刚解放的松江市,还未完全散去抗战的阴影。

在摊贩们的叫卖声中,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男子,东张西望地走向码头。

码头的另一边,一位漂亮的姑娘找了一个木雕师,正准备刻脸像。

这时,几个玩炮仗的小孩,突然打破了广场的安宁。

木雕师发现了环境的异常,刻完木雕立马收摊准备走。

可姑娘却径直走向旁边的风车摊,一个不小心,撞出了摊主的配枪。
原来,松江市公安早就查探到了码头的特务行动。

中年男子是国民党特务,他来码头的任务是向党内最强暗杀小队“水母组”,传达情报。

而刚刚那位撞掉枪的年轻姑娘,正是接头小组的一员。发

现行迹暴露,中年男子试图冲出警察的包围圈。

可惜,警方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情急之下他只好挟持了一个小男孩,与警方对峙,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接头行动暴露,尽力挽救同志可不是水母组的作风。

提前安插的狙击手,借姑娘刚买的风车提示风向。

趁对峙时,瞬间击中了被警察重重包围的接头人。

但可疑的是,弹无虚发的水母组狙击手,这一枪却偏离了接头人的要害。

更巧的是,作为人质的小男孩,在狙击手开枪的一瞬间,被突然抛开,保住了小命。

所有人都没发现,人群中有人仅凭一把弹弓,一下救了两条命......

《瞄准》开场这段码头戏,老实说不算火爆。

但从特务碰头,到警方设伏,到挟持对峙,再到冷枪搅局。

短短一场戏,不仅烘托了时代,点明了冲突双方,还为剧情的展开留下引子。

不得不说,《瞄准》的开场很扎实。

然而,真正高能的戏码都留在后头。

为了不让情报落到“共党”手里,水母组赶往医院继续灭口。

在这个环境复杂的空间内,导演秀了一把一镜到底。

一分多钟的功夫,就把医院内的空间结构,展示地明明白白。

背跟镜头的精密衔接还有一场火车站交火的枪战戏。

水母组面对警方的围剿,一路配合见招拆招,最后甚至动用了重型机枪。

你看,这个近景的架枪细节,配合远景的弹雨压制。

是不是会有种看大银幕战争片的错觉?导演五百的枪战戏,一直拍得挺好。

当然,这里也肯定少不了道具组的用心。

动作戏设计的够精彩,这是《瞄准》能够抓住眼球的第一层原因。

当然,仅凭这点还远不够。已经看过剧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

《瞄准》剧情的推进,可以精确到分钟。

每到一处关键的情节点,都有字幕提示不说。

时常出现的字幕时间提示剧中时钟和手表等有关时间的提示,出现的频率还非常高。

这有什么稀奇?确实不能算稀奇。

但很明显,主创在这部剧中有意强化的概念,是时间。

正邪较量一次接着一次,暗杀行动一桩接着一桩。

时间提醒着主角们分秒必争,也给予我们足够的紧迫感。

在国产剧的维度里,能够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点的,实在凤毛麟角。

在我印象里,上一次做到这一点的,还是《长安十二时辰》。

时间概念被强化,情节编排自然也不能掉链子。

《瞄准》中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其实意外的关键。

比如:杀手水母一开始选择冒充西点师,其实是为了观察同盟会爱国人士秦鹤年的动向。

西点师的这层身份,同样引出了水母与小女孩的支线剧情。

秦鹤年每天守在松江小学门口的小吃摊,等待在学校执教的女儿下班。

这个细节,后来也被水母组利用。

原来秦鹤年对酒精严重过敏,而这个花螺摊也变成了绝佳的行动地点。

情节处处无闲笔,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被巧妙利用。

如果说,动作戏、拍摄技巧和细节上的用心,这些都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硬件。

那想真正把握观众,还得靠引人入胜的剧情,丰满立体的人物等,决定剧作上限的软件。

《瞄准》的软件做得怎么样?

首先,主角设定。《瞄准》是部双雄剧。主人公苏文谦,代号牧鱼。

他曾是暗杀组组长水母的最佳拍档,狙击水平异常高超。

虽说隶属国军,但苏文谦从不接暗杀同胞的任务。

抗日期间,他与水母紧密合作,刺杀了不少日军军官和汉奸。

然而,在日军投降,国共抗战正式打响后。

苏文谦却在一次行动中,误杀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此后,他黯然归隐,在街头做起了木雕师,一心逃离抗战的纷争。


反派池铁城,代号水母。



水母暗杀组的绝对领袖,狙击水平同样一流。

在他眼里,任务高于一切。

只要能完美的解决目标,任何付出都在所不惜。

池铁城更像个结果论者,因为履历表上的击杀数据,才是他人生最高的荣耀。


《瞄准》两位主角,一个恋战,一个厌战;一个偏执,一个淡泊;一个残忍,一个慈悲。

牧鱼和水母,几乎是特工这类角色的两个极端。

也正因为这种反差,《瞄准》里的矛盾冲突才会显得更强烈。

不仅如此,本剧还为两位男主的较量,安插了更宏大的背景——10万国民军与解放军,即将在衡水相遇。

苏文谦害怕双方交火,因为他不想再看到有人死在同胞手里。

池铁城只怕二者错过,假如国内真的无仗可打,自己的生命就几乎失去了意义。

于是,池铁城这头,一路暗杀向仓皇撤退的国军通风报信的人。而苏文谦则被迫与公安合作,保护水母组的暗杀目标。

昔日的最佳搭档,因为立场对立,而展开对决。

《瞄准》所设定的,其实是一场爱恨交织的双雄对战。


其次,特殊角色并不纸片化。

按照以往的经验,涉及在这段特殊历史时。

全员党员的警方角色,不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至少在对抗国军势力时,能够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优良的素质。

可《瞄准》并没有这么拍。

而以曹必达为代表的警方,在行动中屡屡冒失碰壁。

因为想尽快缉拿水母组,曹科长带领着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还被擅长城市暗杀的特务小组,耍得团团转。

虽说这些其实是为了衬托苏文谦,超人般的才智和身手。

但敢于承认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有明显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

这是国产剧里,并不常见的勇气。

而也正因为这种勇气,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才更容易接受整个故事。


必须承认,《瞄准》还不够好。

毕竟能把抗战题材的年代剧,做成《潜伏》那样既接地气,又有深度,确实需要点才气。


而《瞄准》显然找到了更简单,也更容易复制的模式,从而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偏好和需求。

说得夸张点——它的“硬件”有电影感,“软件”也符合当下的表达。

连续多天收视霸榜,以及势头不弱的网播数据。

已经是大家对《瞄准》的改变和尝试,最直接的肯定。

用心的改变和尝试,永远不会被忽视。

而《瞄准》的努力付出,也值得鼓励。

(腾讯视频可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