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佈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爲武大第一位女院士

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她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張俐娜46歲開始踏入科研領域。2000年元月,60歲的張俐娜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開始了與纖維素的死磕。

張俐娜的最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爲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將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一兩分鐘便化爲粘液。這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爲傳統溶解纖維素的方式是靠高溫加熱,不僅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

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爲“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爲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評委們認爲,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致力於原始創新科研,除了纖維素和甲殼素以外,還有人造絲和玻璃紙的生產新方法、多糖鏈構象及其構效關係等。

要將理論轉化爲成果,解決技術難題

“論文做得再好,基礎研究最終也要爲成果轉化服務。”張俐娜院士曾在2018年11月接受長江日報專訪時表示,在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顯得尤爲重要。中國人勤奮、充滿智慧,在國際上的原始創新性成果卻不多,主要原因是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率不高。

張俐娜認爲,科研目標要選準,我們科學家就是要解決技術難題,圍繞其開展原始創新研究。只有打通各種潛在的瓶頸,科研成果向產業的轉化才能順暢進行;已經投入的資金,也纔不至於因爲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而浪費掉。

2019年8月張俐娜(右一)指導研究生

如何讓湖北由科教大省變成科技強省,張俐娜建議,一定要加快政產學研“實打實”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促成科技成果在本地快速轉化。

政產學研該如何結合?“政府出資一部分,企業投資一部分,讓院士科研人員明確好技術部分,在合作前三方簽訂協議。”張俐娜說。

主動要求企業撤銷院士工作站

張俐娜院士工作站在廣西大學揭牌時,她曾表示,“早年拉我建站的企業,這些年我都主動要求他們撤銷了。因在廣西大學帶有博士生,才合建了院士專家工作站。”

2011年,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當選院士後,“有不少企業說要給我報酬跟我合作建站。”但張俐娜選擇了拒絕,“我們平時做科研已經夠忙的了,哪裏有時間去應付這些”。

“只是冠上我的名字,剛開始說得好好的,要合作開發一些項目,但過去一年半載都沒有實質性進展,這不是虛的嗎?”張俐娜說,時間一長,甚至都不知道企業用院士的名字做了什麼違規的事沒有。

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五大國家戰略之一。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科學家應該做些什麼?近5年,張俐娜專注於神經導管、骨缺損修復等天然綠色生物醫學材料領域的研究。

沉痛悼念張俐娜院士

一路走好!

THE END

本文來源:長江日報(記者 陳曉彤) 部分內容來源武漢大學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喜歡文章,點擊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