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基金經理離任!信達澳銀再現人事變動,管理規模依賴單隻股基丨基金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達澳銀基金管理規模爲284.62億元,其中,僅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單隻基金的規模已有128.69億元,佔比近50%

《投資時報》研究員齊文健

近期,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信達澳銀基金)基金經理又發生變動。

10月9日,該公司發佈基金經理變更公告稱,信達澳銀慧管家貨幣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孔學峯因個人原因已於今年9月30日離任。這已是該公司年內離職的第二位基金經理。

事實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該公司已多次發佈人員變動公告,涉及董事長、總經理、督察長、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等職位。

成立近15年來,信達澳銀基金的管理規模雖然持續增長,但是目前仍不足300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規模爲284.62億元,其中,僅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單隻基金的規模已有128.69億元,佔比近50%。

就人事頻繁變動、基金業績等問題,《投資時報》向信達澳銀基金髮送溝通函,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信達澳銀基金管理規模(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Wind

人事變動頻繁

今年公募基金行業迎來爆發的同時,基金經理頻繁變更的現象也尤爲顯著。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已達168人,高於去年同期離職的158人。具體來看,年內共有53家基金公司離職基金經理在兩位以上,信達澳銀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信達澳銀基金近期離職的孔學峯在公司任職已有9年有餘,歷任投資研究部下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固定收益副總監、固定收益總監、公募投資總部副總監。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在孔學峯任職基金經理的9年多里,期間最佳基金回報率爲86.28%,除了管理信達澳銀慧管家貨幣外,還管理着信達澳銀穩定價值A/B、信達澳銀安益純債、信達澳銀新目標等基金。

其實,信達澳銀穩定價值A/B是孔學峯於2011年9月29日接手管理的第一隻基金,截至今年9月30日離職,任職回報分別僅爲64.47%、57.66%。

除此之外,信達澳銀基金旗下高管變動亦未停止。今年8月22日,該公司發佈公告稱,首席信息官徐偉文因工作調整於8月19日離職,並轉任公司督察長,此時距離上任督察長段皓靜因個人原因離職已有兩個月的時間。同日,總經理朱文強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另外,8月1日,該公司發佈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副總經理陽先偉因個人原因離職。此前其曾分管公司固收部,任期不足兩年。

更爲重要的是,1月2日,信達澳銀基金髮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新任朱永強爲公司總經理,任職日起2019年12月31日。在朱永強履新總經理當天,原總經理於建偉因個人原因離職。

而在新舊總經理變更之前,信達澳銀基金的董事長已完成替換。去年12月16日,祝瑞敏履新公司董事長,任職日期爲2019年12月15日,而前任董事長於帆則因工作需要於去年12月5日離職並未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規模依賴單隻股基

經過15年的發展,信達澳銀基金的管理規模穩尚未突破3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規模爲284.6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6.2億元增長188.42億元,增幅爲195.86%。

事實上,其年內成立的新基金對管理規模的增加亦有所貢獻。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達澳銀基金已成立了信達澳銀藍籌精選、信達澳銀信科技創新一年定開A/C、信達澳銀研究優選、信達澳銀量化先鋒A/C等4只基金及信達澳銀慧管家B、D類份額(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其中,信達澳銀藍籌精選、信達澳銀研究優選最新管理規模均超過10億元,分別爲29.38億元、19.78億元。

事實上,除了上述兩隻管理規模超過10億元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旗下信達澳銀領先成長、信達澳銀先進智造、信達澳銀精華、信達澳銀核心科技4只基金規模也均超過1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管理規模已突破百億大關,爲128.69億元,亦是公司旗下唯一一隻規模破百億的產品。這意味着,這一隻基金的規模就佔到了該公司規模的近50%。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產品在2016年末還是管理規模僅有5500萬元、清盤警報隨時可能拉響的迷你基金,在不到4年時間內,基金規模暴漲超過200倍。

然而,看似力挽狂瀾的基金經理馮明遠在此之前並未管理過基金,基金經理從業年限僅爲3.99年。除了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外,他還單獨及參與管理着信達澳銀研究優選、信達澳銀信科技創新一年定開A/C、信達澳銀先進智造、信達澳銀精華、信達澳銀核心科技等5只基金。

與馮明遠一樣受到重視的基金經理還有王詠輝,他單獨及參與管理着信達澳銀量化先鋒A/C、信達澳銀量化多因子A/C、信達澳銀中證滬港深高股息精選、信達澳銀轉型創新、信達澳銀領先增長、信達澳銀新起點A/C6只基金。

不過,作爲王詠輝管理的第一隻基金,信達澳銀新起點A/C業績表現並不理想。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信達澳銀新起點C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爲1.49%、6.61%、28.47%,同類排名分別爲1849/1900、1783/1881、1410/1779。

若拉長時間維度來看,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爲28.47%,年化回報爲13.1%,同類排名爲1304/1777。

在今年A股市場呈結構性牛市的背景下,信達澳銀新起點A/C淨利潤、業績比較基準都表現欠佳。根據基金中報披露,今年上半年,信達澳銀新起點A/C淨利潤虧損481.39萬元,而該基金A、C類份額淨值增長率分別爲-1.58%、-1.6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爲2.64%。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儘管信達澳銀新起點A/C重倉股逐步調倉爲科技、大消費板塊股票爲主,不過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基金股票持倉比例僅爲11.61%,而第一重倉股華潤微(688396.SH)佔基金淨值比例僅爲1.82%。

除了王詠輝、馮明遠外,信達澳銀基金旗下還有鄒運、王輝良、楊超、尹華龍、曾國富等8位基金經理,其中鄒運、楊超、楊珂3人基金經理任職年限不足兩年;曾國富任職時間最長,爲11.24年,單獨及參與管理4只基金;尹華龍則是“一拖七”,且管理的均爲固收類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