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老一辈人带着这两句话,教出了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

如今的我们,知道“棍棒式教育”是存在弊端的,于是改成了说服式教育。

可说服之中,总是不那么心平气和,尤其是“气急了”的时候,甚至还可能动上两巴掌。

尽管你已经尽量克制,可孩子还是和你越走越远……

这种打骂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呢?

首先,影响身体健康

很多家长都会对此表示疑问,只是打屁股几巴掌,掐一下,都是不易受伤的部位,怎么会影响孩子健康呢?

我们来看一项数据:

美国一项包含66798位女性的研究文章发现,排除了种族、年龄、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病史等因素后,童年期中度的体罚提高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病率1.02倍,重度的提高至1.46倍。

其次,阻碍智力发育

美国《世界日报》曾发表过一项针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的研究。

这项研究花费了4年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

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差距高达28分。

由此可见,儿童年龄越大,父母对孩子打骂教育的恶劣影响越大。

第三,危害心理健康

孩子天生依赖父母,哪怕父母会对孩子发脾气,但是父母如果经常性的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并且父母一旦表现出生气,孩子就会突然的浑身不受控制的害怕,内心会产生很多的小疑问,不敢对着父母进行询问,就默默的承受。

当被父母责骂之后,一般孩子都是选择默不啃声,但其实孩子的心理活动却不是这样,孩子会在心里一直问,是不是父母已经不爱自己了,开始讨厌自己了?父母既然对自己这么爱答不理,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好好的了,虽然口头不会说什么,但是在行动上却会表现出来,不会按照父母的方式去做。

经常责骂,会造成儿童脆弱、自卑、敏感、多疑的性格。因为父母的声音和目前的状态太吓人,孩子被吓得胆小,变得沉默,甚至有的孩子变得自闭,不敢去面对外界。

想要减少对孩子的伤害,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想一想,这件事是不是一通生气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不能,那是不是需要冷静下来对孩子进行相关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果实在克制不住,想要立刻教育孩子,那么以下几种话不要说:

1.难听的话:“你就是个傻瓜、是个骗子、就是个不中用的人。”

2.发难的话:“你真是真是不可救药了。”

3.强迫的话:“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让你不要去做,你偏要做。”

4.威胁的话:“这么简单你都不学好,还学不会就打你,不理你,还学不会就给我滚出去!”

5.侮辱的话:“这点事情你都做不好,废物一个,笨蛋,饭桶。”

6.央求的话:“算妈妈求你了好不好,可以吗?”

7.压制的话:“我说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和我解释那么多,你别再狡辩。”

8.贿赂的话:“你只要听话,我就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考到一百分,我就带你去游乐场。”

9.挖苦的话:“扫个地都扫成这个样子,长大以后能干嘛?还不如去搬砖。”

研究儿童精神疾病的医生和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

克制自己的情绪,温和地教育孩子,让家庭环境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才是对孩子最大的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