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的晚年生活如何?孙子回忆:你不知道他有多想家!

说到胡琏将军,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主席评价他的那一段话——“十八军胡琏,狡如狐,猛如虎”。

胡琏,黄埔四期毕业生,历任国军第十一师、第十八军主官,抗日战争时以第十一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留下的家书表现了誓死战斗的决心,最后成功阻止日军自长江三峡进窥重庆的举动,荣获了青天白日勋章。

解放战争时期,胡琏任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11师师长,和其他四位王牌军长官的个人命运相比,胡琏算是极其幸运的。

他戎马一生,前后有3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死里逃生,最后官至陆军一级上将,是国民党去台后少有的“福大命大”的将军。

1947年,胡琏率领整编第11师,与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一道,加入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行列。

后来整编74师被全歼,而胡琏的整编第11师虽然也被重重包围,但是在其他部队的死力救援下,终于得以突出重围,死里逃生。

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重整旗鼓,再次向山东解放区发起新的进攻,胡琏主动请缨,攻陷沂蒙山区南麻根据地,战事严峻,他给陈诚发去“已做破釜沉舟之计,不成功便成仁”。

因一场罕见的七天七夜的大雨,胡琏以9000人的代价突出重围,华东野战军也付出了4000多人的伤亡。

1948年,国民党成立第十二兵团,胡琏任副司令员,在双堆集战斗中,黄维被俘,而他乘坐着坦克向解放军驶去,被误认为是友军,再次逃过一劫。

此后,胡琏随国民党军去台,那么他的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呢?

1964年10月,胡琏出使越南前夕,他的孙子降生,欣喜之余,亲自给这个孙子取名为“越”,他对于这个孙子很疼爱,自越南回来后,8岁的胡敏越一直陪伴胡琏到12岁,直到胡琏于1977年病逝。

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家里人当中,算是和孙子胡敏越在一起的时间最多,我们不妨通过他的视角,来了解一下晚年的胡琏将军:

“在我的印象中,他很严肃,很有威严,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胡将军,喜欢人家叫他胡大使,这或许是因为将军有很多,既是将军又是大使的人则很少”。

“他比较佩服哪一个将军?同时代的,没有听他说起过。他喜欢读历史,从历史人物中寻找榜样,比如说岳飞。他很少和家里人说起战争,抗日战争不提,内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他也从不提起。战争是残忍的,他不喜欢杀戮。”

“他很想念大陆,书房里有很多巨型油画,长江啊啊万里长城啊,你不知道他有多想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琏晚年回归平静,爱好文学和历史,潜心苦读古籍,研修历史。

胡琏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史实为战争史,“史中自有练兵治军之道”,他的“多识”,获益于“勤学”,他自己曾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打仗和读书。

胡琏读书兼收并蓄,涉猎宽泛,但又爱好专一,以史为主,注重“以史为鉴,匡正谬弊,归本人心”。

他以68岁的高龄,本着“学然后知不足”,在台大注册,进入台大历史研究所,专门选修了宋史和现代史,他对宋史怀有强烈的兴趣,在台大3年间除了因病住院请假的时间,竟然从未缺过一次课。

晚年他还撰写了不少的回忆录,直至1977年6月猝然去世,这位黄埔悍将枪林弹雨,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死里逃生,却最终没有逃脱病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