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兩代7對豪勇名將,有4家是父親強於兒子,還有3族則是子勝父”這樣一個標題,不知道熟悉隋唐主線小說故事的朋友,能否將其一一對號入座,畢竟在小說中,同臺登場的父子有很多,比如排名在天下前三的頂級勇士,李元霸、宇文成都和裴元慶,他們的父親李淵、宇文化及和裴仁基,因爲其歷史的特殊地位,自然也會在書中出現。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這三對父子,都不能算世代傳承的豪勇名將,所以這幾位是要排除在外的。那麼,剩下的人選,還有誰?

想要找到這個答案,就要結合各種衍生作品,綜合判斷分析,也就是說,在瞭解隋軍平陳的故事後,這個答案纔會清晰起來。因爲在以那個時代爲背景的小說中,很多活躍的名將,其實都是建立在主線故事中的英雄基礎之上的。比如,正是因爲秦瓊是第一書膽,他的父親秦彝也就從傳說中的高手,變成了陳隋大戰中的真正名將。也許老樂這麼解釋有些拗口,我們就直接從這些故事中,直接介紹相關人物。

先說兒子強與父親的4個家族,分別是尚司朗和尚師徒父子,秦彝和秦瓊父子,程友德和程咬金父子,羅融和羅士信父子。對於這八位,羅士信不會武,空有一身力氣,程咬金的奇葩本事,也是公認的不怎麼樣,所以羅融和程友德,作爲南陳的重要武將,怎麼也比兒子強。至於秦瓊,他的地位高,主要是憑藉其綜合素質,而非自身勇武,但秦彝被塑造成了可以跟楊林打成平手的形象,即使是隋唐主線小說,這一點也是大家不否認的,更何況,秦瓊從血緣上是秦彝的兒子,但在功夫上,只能算“再傳弟子”。因爲秦彝早亡,他的功夫只能留給秦安,再教給秦瓊,這樣一來,秦瓊從哪個角度上看,都比不了父親。

這樣一分析,似乎只有尚司朗和尚師徒相對不是很容易比較,畢竟是兩代四寶將,其武評地位也都是排名前列的。那麼,憑什麼說尚師徒不如父親尚司朗呢?原因也有兩點:第一,尚司朗是得到真正的高人傳授,他的實力不在靠山王楊林之下,而尚師徒靠着盔甲槍馬的加成,才能算是高手。第二,尚師徒的命運跟秦瓊相仿,也是自幼便失去了父親,他的裝備雖然可以得到繼承,但武藝主要是靠邱瑞的傳授,而邱瑞則是尚司朗的師父,寧祿臣的女婿,但邱瑞得到寧祿臣的點撥,遠不如尚司朗,所以尚師徒於情於理,也是不如父親的。

介紹了4組父親更強的家族後,接下來就該說3對青出於藍的家庭了。其實這個答案相對更簡單,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羅藝和羅成父子,羅成比羅藝出色,是公認的設定,無需多說。而在陳隋交戰的故事中,伍建章是鬥不過羅藝的,但他的兒子伍雲召,在隋唐主線英雄排名的時候,要比羅成更強,所以這道數學題也很容易計算,伍雲召自然要高出父親更多。至於第三對父子,可能就略顯冷僻了,他們是南陳鎮殿大將軍新永豐和八馬大將新文禮,這對父子都是以力大無窮著稱,而且坐騎都是金睛駱駝,但新永豐明顯要比羅藝等人更弱,而且存在感不強,起碼在力氣方面,也不如新文禮,所以羅家、伍家和新家這三大家族,是屬於兒子勝過父親的典型。

經過老樂這樣一番梳理,對於這七對豪勇父子的人選,就比較清晰了吧?當然,這七對十四員名將,真正屬於歷史人物的只有秦瓊、程咬金和羅藝,小說中的羅士信和羅成組合,才更貼近於歷史上真實的羅士信,其他角色,不出意外的話,基本就可以理解爲文學虛構角色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