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靴子落地。

3個多月的等待,螞蟻集團IPO註冊終於獲得了官方的同意。

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其按法定程序同意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

長期以來,美股和港股是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上市首選地,這使得A股投資者很少有機會參與分享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紅利,而隨着螞蟻集團IPO獲得證監會同意註冊,這一歷史即將改變,A股終於將迎來屬於自己的互聯網巨頭。

頭部互聯網公司敲開A股大門

螞蟻在A股上市的決定由來已久。

早在2014年,馬雲便表達了阿里巴巴未能在A股上市的遺憾,當時他說“希望未來支付寶能夠在A股上市”。

6年後,已成爲全球最大獨角獸的螞蟻提交了A股的上市申請,也成爲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中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

從全球市場來看,頭部互聯網公司對股市有着非常積極的帶動作用。比如美股中以“FAAMG”(臉書、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爲代表的頭部科技公司,既是美股的壓艙石企業,也是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實現美股長牛的重要動力。

數據顯示,目前美股市值前10的公司中,有包括“FAAMG”在內的共7家科技公司;港股市值前10的公司有4家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騰訊等;而A股市值前10中,科技公司的數量爲0,螞蟻的出現將會改變這一局面。

登陸科創板後,螞蟻將成爲A股首箇中國版“FAAMG”,有望在A股引發示範效應,吸引更多高科技公司選擇A股。

在日前結束的外灘大會上,螞蟻集團CEO胡曉明表示,上市後最重要的事是投入技術。根據招股文件,螞蟻的技術在行業裏已是領先全球:技術人員佔比64%,覆蓋所有業務線;目前其在全球4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專利或專利申請,共計26279項;在區塊鏈領域連續4年專利申請全球第一,累計專利授權數212件,位居全球第一;其數據庫產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遠超國際同行。

A股打新規模或超200億

在科創板IPO獲證監會同意註冊後,螞蟻集團更新招股意向書並公佈上市發行方案:按照1:1的首發規模,螞蟻將分別在A股和H股發行不超過16.7億股的新股,A+H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超過發行後(綠鞋前)公司總股本的11%。

其中在A股的初始戰略配售股票數13.4億股,佔A股初始發行量80%,創下科創板新高,印證了此前“機構踏破門檻”爭取戰配額度的傳聞,也是這隻超大獨角獸充分考慮A股市場承受力之後的理智之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科創板規定,戰略投資者應執行不少於12個月的限售期。螞蟻的要求更爲嚴格,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戰略投資者,需承諾本次配售的股票中,50%股份限售期限爲12個月,50%股份限售期間爲24個月。這也是科創板成立以來,最嚴格的戰配限售期安排。

此外,螞蟻還在初始發行安排中,留出3.34億股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打新”。按照市場預估的兩萬億估值計算,面向A股市場的“打新”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爲,爲兼顧市場大盤穩定及讓普通機構和個人投資分享更多“打新”紅利,螞蟻目前的發行結構是最佳的解法,既爲科創板引入長線資金,又讓國內投資者第一次在家門口分享到如此量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上市紅利。

“最聰明的錢” 爭搶戰配份額

以謹慎聞名的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被稱爲 “最聰明的錢”“穩健的投資者”,追求長期回報。由於穩健的投資表現,也被視爲市場風向標。螞蟻在科創板上市,吸引這些優質投資者紛至沓來,投入長線資金,重倉A股。

螞蟻集團公佈的科創板上市發行安排透露,阿里巴巴集團重倉A股,通過全資子公司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認購7.3億股螞蟻的新發股票。

記者獲悉,除了阿里巴巴之外,螞蟻在科創板的IPO還吸引了包括中投公司、中國社保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沙特公共投資基金等全球十大主權基金中的六家。

螞蟻的發行安排,爲戰略投資者設置了比市場通行12個月更爲嚴格的禁售期。除保薦跟投和公募基金外,參與戰略配售的其他投資者獲得的配售股票中,50%股份限售期限爲12個月,50%股份限售期限爲24個月。這也意味着,這些全球頂級的主權財富基金和阿里巴巴等機構投資者,都將長期持有螞蟻股份。

浙江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楊飛認爲,頂級主權財富基金參與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具有重要意義。這顯示了螞蟻作爲一家頂尖科技公司,落戶科創板的價值。長久以來,中國互聯網巨頭扎堆美股和港股上市,互聯網底色的缺失成爲A股最大遺憾。螞蟻在科創板上市,將成爲首箇中國版“FAAMG”,有助於提升科創板的國際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增強A股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楊飛稱,主權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將爲A股帶來更多增量資金和長期投資。螞蟻這樣的壓艙石公司多起來,全球主要的投資機構對A股的投資權重也纔會提高。“這些全球資金的活水流入,才能改變短牛長熊的格局,帶來長期繁榮。”

螞蟻集團最新估值逼近茅臺

2.17萬億,是茅臺截至今天上午11點半的最新市值。而根據多家券商研究團隊的分析和估值測算,螞蟻的科技前景被行業看好,券商對其估值的平均值接近2萬億元。

新時代證券深度報告認爲,螞蟻集團是全球最有價值的金融科技公司,盈利模式已經實現從1.0到3.0的升級:1.0階段專注支付業務,2.0階段嘗試支付以外的數字金融業務,3.0階段開始大力佈局金融科技和創新業務。

在3.0階段開創的“BASIC”模式,即Blockchain (區塊鏈)、 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 Cloud computing(雲計算),能夠促成同金融機構等合作伙伴的合作,螞蟻也得以以技術服務費的形式獲得收入。

新時代證券判斷,隨着創新業務及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金融與科技雙輪驅動將成爲螞蟻非線性增長的長期動力,包括數字金融、金融雲、區塊鏈等。

有業內人士根據國信證券、中泰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4家券商給出的螞蟻集團估值範圍,計算得出的平均值爲1.95萬億。

其中,國信證券通過絕對估值法和相對估值法,給出的估值範圍是1.7萬億至2.5萬億元。招商證券採用了相對估值法,給出的估值範圍是1.3萬億至2.2萬億元。興業證券給出的估值是約1.7萬億。中泰證券採取相對估值法中的市盈率,估值範圍是約1.9萬億至2.5萬億元。

今天更新的招股書披露了螞蟻的最新營收數據,2020 年 1-9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1.91 億元,同比增長 43%,增長依舊強勁,且主要來自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收入的增長;而支付寶 APP 月度活躍用戶從 2020 年 6 月的 7.11 億增長至 2020 年 9 月的 7.31 億。

東興證券報告認爲,進入金融科技時代後,以數據技術、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爲代表的金融科技化將成爲未來金融創新的技術驅動力。第三方支付、監管與支付機構、智能理財、消費金融都可通過金融科技解決相應痛點。

考慮到螞蟻完整經歷了互聯網金融時代和金融科技時代,東興證券認爲,螞蟻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擁有完備的產品、解決方案服務體系,建立了提供基礎設施、多機構協作、技術綜合賦能的多邊生態系統,未來還將在金融科技領域繼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