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國家重大戰略工程,也是廣西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大機遇。近年來,南寧、柳州、北海、防城港、欽州、百色等6個城市,緊緊圍繞這一目標任務,發揮各自優勢,強力推進通道建設。

南寧

關鍵詞:通道與產業融合發展

南寧市擁有較爲完善的公路、鐵路、民航、水路立體交通網絡,多條高速公路直接貫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已實現與東盟10國、國內省會城市航線“全覆蓋”,經泛亞鐵路可直通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

南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嚴麗萍介紹說,爲持續推動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運輸大通道,南寧市中越跨境班列2019年至2020年8月累計開行213列,中越跨境公路運輸2018年起實現常態化,南寧—胡志明、南寧—馬尼拉等貨運航線相繼開通。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成爲我國第15個獲批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也是我國第一個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目前,南寧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勢頭良好,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83家企業入駐,共完成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2646.10萬單,交易額約12.81億元。

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加快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在南寧投資將享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沿海開放、少數民族區域自治、邊境地區開放等衆多優惠政策。對列入西部大開發目錄的鼓勵類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將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對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於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決定減徵或者免徵。免徵後,鼓勵類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按照9%徵收。

柳州

關鍵詞:產業體系完備

柳州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是全國第二批國家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全市有6條鐵路幹線、5條高速公路、6條國道交匯集聚,目前正在加快推進柳州至廣州、柳州至韶關等鐵路項目。

近年來,柳州形成了以汽車、機械、鋼鐵爲龍頭,化工、建材、食品、製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並存的產業體系,在國家41個行業大類中涉及34個大類。柳州一天可以生產出6850輛汽車、3.7萬噸鋼材、45臺工程機械、1800噸化肥、1萬噸水泥,產品和市場前景廣闊。

柳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向軍介紹說,在投資興業方面,柳州既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覆蓋,又享有珠江—西江經濟帶等民族自治地方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稅收中地方留成部分給予進一步讓利,最低可減按9%稅率徵收所得稅。此外,對重大項目實行土地指標單列,土地出讓金可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欽州

關鍵詞:國際門戶 陸海樞紐

欽州位於中國西南沿海,是廣西沿海城市羣的交通樞紐,地處東盟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華南經濟圈的結合點,是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唯一的陸海樞紐。

目前,欽州已建成深水億噸大港,成爲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中國—東盟信息港副中心、國際集裝箱幹線港、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重要節點。欽州港已開通至新加坡、香港集裝箱天天班航線,至中東、日韓、美洲等遠洋航線。欽州港內外貿集裝箱航線達49條,通達83個國家、203個港口,實現與東盟主要港口全線通航,着力打造千萬標箱集裝箱幹線港。今年1月至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完成3174列,到發15.9萬標箱。其中欽州完成2494列,到發12.5萬標箱;欽州港累計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0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70萬標箱。

欽州市副市長張紅丹介紹說,未來一段時期,欽州將重點發展臨港綠色大工業、臨港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等三大領域。

百色

關鍵詞:新通道 新起點 新機遇

百色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上的關鍵節點城市,是三條通道中通達東盟路程最短的城市。

作爲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移民庫區於一體的特殊地區,百色享受《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多重國家戰略規劃疊加。特別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將爲百色帶來200多項重大項目,計劃總投資6981億元。

百色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羅試堅介紹說,百色市將通過打造中國—東盟新興鋁產業基地;穩步發展優勢特色農業;聯動發展旅遊健康產業;大力發展沿邊開放型經濟等發展方向參與到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

北海

關鍵詞:向海經濟

北海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同時擁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深海港口、全天候機場“四位一體”交通網絡的城市,處於“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諸多國家發展戰略的銜接地帶。當前,北海正加快打造向海經濟,大力發展優勢產業。

作爲廣西最大的電子信息製造基地,北海重點在計算機整機、移動智能終端、光電顯示、家用電器、電力電子等領域對外開展合作。此外,在鐵山港規劃建設有約7.9平方公里的臨港新材料產業園,重點在不鏽鋼製品、玻璃製品深加工等領域對外開展合作。目前北海已成爲中國第三大不鏽鋼材料生產基地。

北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斌介紹說,作爲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北海的海洋產業經濟總量排名廣西第一,先後引入國電電力51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福達農產品冷鏈物流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未來,北海將重點在海洋漁業、濱海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海工裝備製造等領域對外開展合作。

防城港

關鍵詞:“沿海又沿邊”

防城港是我國僅有的兩個“既沿海又沿邊”的城市之一,與越南北部的芒街經濟特區僅一河之隔,是我國面向東盟最經濟、最便捷、最高效的國際陸海通道。

防城港市委常委、副市長向擁俊介紹說,防城港擁有5個國際一類口岸,其中港口口岸3個,陸地口岸2個。3個港口口岸中的防城港口岸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43個,其中20萬噸級泊位3個,貨物年吞吐量超億噸。2個陸地口岸中的東興口岸是我國陸路邊境第一大口岸,2019年出入境旅客達1219萬人次。

除此之外,防城港還同時擁有東興試驗區、邊境旅遊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等多個國家級開放平臺。目前,防城港已建成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區等千億級產業園區,用工、用地、用水、用電成本均低於國內同類園區。

來源:華聲晨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