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统帅部为了迫使民国政府妥协投降,决定在徐州会战之后集结重兵对民国政府临时驻地武汉发起总攻,国军将领薛岳奉命在华中地区进行阻击。

薛岳认为日军火力凶猛,正面作战难免会损失惨重,于是便下令前线国军依托庐山的地势构筑防线,在山区阻击日军部队。

此时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刚刚在九江地区击败了张发奎麾下的十万国军主力,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对于薛岳的庐山防线根本不以为意。

发起进攻的日军

冈村宁次下令由第一零六师团率先发起进攻,结果日军在金官桥地区陷入苦战之中,随后就连冈村宁次派去支援的第一零一师团也在国军的防线之外寸步难行。

冈村宁次认为第一零六师团和第一零一师团都是新编师团,战斗力差强人意,因此前线才会毫无进展,因此他直接下令将常设师团之一的金泽师团调往庐山一线。

日军金泽师团虽然战斗力在常设师团中并不靠前,但也是货真价实的主力部队,是冈村宁次麾下除了熊本师团之外战力最强的部队。

民国统帅部

1938年8月21日,日军金泽师团对瑞昌发起进攻,驻守瑞昌的国军部队是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是一支由地方保安团整编而成的新编川军部队。

在国军诸多地方系杂牌军中,川军本就以装备破旧而闻名,王陵基的部队更是川军之中的杂牌,在瑞昌之战中一触即溃,日军金泽师团一路突进,直接进入了岷山地区。

冈村宁次得到消息之后大喜过望,因为岷山地区正好位于国军金官桥阵地的侧后方,而且维度低于金官桥,是绝佳的迂回地点。

整装待发的国军部队

冈村宁次当即下令让金泽师团放弃原定进攻德安的计划,直接向国军金官桥阵地进行迂回穿插,截断前线国军的退路。

国军指挥官薛岳也很快意识到了局势的险恶,一旦日军穿插成功,那么庐山国军便很有可能会彻底崩溃,淞沪会战以及徐州会战便是前车之鉴。

为了挡住日军金泽师团,为庐山前线国军争取撤离时间,薛岳下令由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前往阻击,但是即便是国军主力第七十四军在岷山也很快败下阵来。

日军防御阵地

接连两次战败之后,薛岳意识到庐山一线阵地已经到了必须放弃之时,他亲自给俞济时打电话称,如果第七十四军再后撤一步便军法处置。

接到军令状的俞济时不敢再稍加怠慢,亲自带着全军发起反击,总算堪堪挡住了金泽师团,为庐山国军的撤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不过薛岳的撤离并非打算就此放弃庐山,而是借助地势再次布置了一道进可攻退可守的“反八字”防线,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乌石门线”。

国军战前动员

在薛岳精心设计的防线之下,日军的攻势再一次被遏制,原本在金官桥陷入苦战的日本第一零六师团更是一脚踏入了国军马回岭伏击圈,处境变得更加危险。

原本按照日本统帅部的命令,要求华中日军在八月二十七日之前对武汉发起总攻,但是国军从金官桥阵地撤离之时就已经超过了时限。

虽然华中日军司令官畑俊六特意将总攻时间推迟到了九月中旬,但是冈村宁次却依然认为根本没有达成的希望。

赶赴前线的日军

为了加快进入,冈村宁次将其麾下第十一军唯一尚未参战的第二十七师团也调往前线,如此一来日军便集结了超过四个师团的兵力,几乎达到了华中日军的极限。

然而即便如此在冈村宁次的计划之中,即便是最乐观的情况,想要兵临武汉城下也需要十月份才有可能完成,而攻占武汉更是需要十月中旬到下旬。

参考资料:《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