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是個瑤族人口約佔60%的地方,位於縣城西的印山麓相距110米卻分別聳立着武廟與文廟各一座,這在全國都不多見。文廟多數是爲了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而修建,武廟則多數是爲了紀念武聖關羽而修建。

史載,恭城武廟始建於明朝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咸豐四年(1854年)毀於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撥款維修,並列爲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恭城武廟建築面積1033平方米。內設有戲臺、雨亭、前殿、正殿和後殿、兩側還有東西廂房。坐落在印山南麓文廟的左側。兩廟在建廟基地的選址上頗有考究,分佔同一山的兩個山脊,相隔50米,既毗鄰又互爲對應。印山一山分二脊,一東一西,一左一右。左爲文廟,右爲武廟,文武兩廟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恭城武廟金黃琉璃瓦頂,翼角飛翹,脊山花飾泥塑,龍鳳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鳥,栩栩如生,外觀顯得金碧輝煌,是迄今爲止廣西保存較爲完整的關帝廟,有“廣西廟宇之冠”的美譽,是桂林大旅遊區中的特色景觀之一。

主要建築由琉璃龍壁、端門、午門、御書樓、刀樓、印樓、春秋樓和衆多牌坊組成,是進行關公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

恭城武廟數百年來香火鼎盛,長年繚繞不絕,朝拜香客衆多。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關帝誕期,朝拜許願的人羣更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