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 都是塔川最熱鬧的時候。

因爲這時的塔川最美!

這個皖南山村有着極好的天然生態和美麗景緻。在陽光照耀下,漫山遍野,層林盡染;阡陌耕田,婀娜多姿。

秋季的塔川已成爲許多畫家、攝影家的創作勝地。

人們遠道而來,就爲一睹它優美的景色。

自駕,前往黟縣皖南山村

塔川村屬安徽省黟縣宏村鎮,始建於北宋天聖年間,至今已千年,被譽爲黟縣的世外桃源。村裏吳姓人居多,據說是當年遭流放的吳國太子吳鴻的後人,他們到這裏農耕勞作,安居樂業至今。塔川的名氣不如宏村大,但秋景卻很出名,凡喜歡攝影者,大都知道這塊寶地。

我們幾位老同事相約,從上海自駕車到塔川,車行450多公里,耗時近6小時。中午時分,在530國道邊一家餐館用餐後,開車半小時,就到塔川了。

遠遠地我們就望見,塔川村口山坡上、寬寬的柏油馬路邊都停滿了小車、巴士。早已約好的客棧吳老闆已在村口等候多時。安頓好房間後,我們準備出門。出門前,不止一次來過這裏的孟君特意向吳老闆預定了當地特產土雞、臘肉、炸魚,還有老豆腐和蔬菜做晚餐。

天氣晴好,我們拿着相機向山裏走去。在林間小道上,不時看到寫生的學生們和擺着POS拍照的姑娘。

拾級而上,我們登上了一個制高點。這裏“長槍短炮”聚集,快門“喀嚓”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

放眼望去,層巒疊嶂,宛若一幅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山林間,由赤紅、硃砂紅、棕紅、玫瑰紫、琥珀黃構成的秋色,繽紛絢爛,鮮亮飽和。那色彩斑斕的滿山秋葉,粉牆黛瓦的民居羣,還有村落中嫋嫋升起的炊煙,展現出這山村獨有的魅力。更妙的是,山間小道上觀景採風的人羣,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線,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我去過九寨溝、喀納斯,見過香山紅葉,在塔川美景前,感覺將它與九寨溝、香山和喀納斯並列爲“中國最美的四大秋色”,一點也不誇張。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從農家大院飄來陣陣柴草煮飯炒菜的香味兒,似乎在提示我們:餓了吧,該回客棧喫飯嘍!

返回客棧,一股濃濃的酒菜香撲鼻而來!客棧主人上前招呼我們入席。享受着香噴噴的農家菜,喝着山裏人自釀的米酒,悠哉樂哉!

山林村居,走近水墨畫里人家

塔川秋色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到此第一眼,我們就被那火紅的秋葉,清澈的泉水和粉牆黛瓦的民居構成的皖南山村水墨畫深深震撼!第二天,我們到山村裏的小道上行走,想通過近距離觀察,對塔川之美有更多的發現。就這樣一路走着,一路“村拍”,收穫多多。

從山村小道一路上行,不知不覺,我們竟然到了“層林盡染”的源頭——塔川醉人的山林旁。聽村民介紹,秋季的彩色樹葉是山林裏最養眼的東西。紅葉主要來自烏桕和樟木,黃葉來自皂莢樹。正是這些大量色彩鮮豔的樹葉點染映襯,織就了塔川的美景。

橘紅色的烏桕樹葉比楓葉紅得早,但不是一下子全紅起來,而是隨天氣變涼,漸漸由嫩綠變淡黃,再變成橘紅色。相比之下,樟樹葉顏色紅得快也紅得透,是那種“紅得發紫”的絳紅。而大羣簇擁着、黃得鮮亮的,是皂莢樹葉子。皂莢樹可活數百年,樹冠碩大,枝繁葉茂,頗有氣勢。

紅葉相較於綠葉是少數,但改變了整體視覺效果,它們讓景色變得活潑、鮮亮起來。由於樹齡和樹木光照條件等方面的差異,樹葉變色的時間也有先後,變化的速度有快有慢,這就是塔川秋色可以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緣故。就連同一棵樹的葉子,向陽和背陽兩面也有很大差異;而樹與樹之間,同一棵樹的不同葉子之間,由綠變黃或由綠變紅,以至於最後落葉,時間都不盡相同。樹上五顏六色的葉子,加上不同天氣下瞬息萬變的光影,真是變幻無窮。

走出山林,我們步向村落,去感受徽派建築的風韻。遠望村居,粉牆黛瓦,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並有涓涓小溪環流。我們發現,隨着旅遊項目的開發,塔川村出現了更多家庭旅館式的民宿。這些民宿在建築格局上有創新,它以原木主色,屋頂仍沿襲徽派風範,房屋的四個角都有青灰色的飛檐翹角,屋檐邊緣都配上了精緻的磚雕。

不遠處有棵碩大的肥皂莢古樹,枝繁葉茂。樹旁有棟民宿,以原木色的門楣與大樹相倚,十分氣派。門邊掛着兩串黃燦燦的玉米棒子,屋頂左側下方,懸着金黃色的銅麋鹿,當地人說有鎮宅作用,也增添了吉祥喜慶的氛圍。我們把視線向上,不期然見到樹林掩映中的小紅旗,又聽得幾位姑娘正嘰嘰喳喳,開心說笑着。

轉個彎兒,見到另一民宿。細看,屋角上的飛檐翹角與剛纔那家一模一樣,只是門口擺設不同。屋檐下掛着幾隻紅燈籠,有了點古時酒肆有風範。店主人微笑着和我們打着招呼,問我們要不要住宿;聽說我們已落實住宿,臉上並無失望之色,而是請我們進去坐坐,喝口茶。

遊山走村,觀景拍攝,不知不覺,半天過去了。午餐後,我們結賬打款,與房東老吳告別。依山路而下,去於開闊地上的另一家民宿。原來,孟君剛聯繫好一家性價比更高的民宿。走了20分鐘,就到了這家名爲“塔山秋木居”的民宿。在空曠的田野上,這個三層高的民宿獨門獨戶,建有觀景陽臺。對於喜歡攝影的我們,住這裏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居高遠眺,阡陌桑田好風景

不過,我們來得早了點,前客還沒退房,正喫午飯呢。民宿老闆請我們在長廊上先歇息會兒。

樓房門前大院裏,有一大家子正熱熱鬧鬧喫午飯。菜不多,但很乾淨,尤其是那柴草燒的大鍋飯實在太香啦!我們問老闆,晚飯可有些什麼菜好喫?“有臘肉,烤水魚,”老闆說着就把我們帶到廚房看菜。走出廚房,他指着院子裏的菜地,“你們在這裏喫的蔬菜,都是我自己種的,很新鮮的。”我指着一堆南瓜問,“可以煮些南瓜喫嗎?”他笑着說,“當然可以。"

房間打掃好了,我們入住三樓客房。房間外有聯體大陽臺,可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拍攝取景,視野開闊。在這裏,我們見到了另一種山村美景——

近觀,廣袤的田野阡陌縱橫,鬱鬱蔥蔥,規整有序;遠看,峯巒起伏,雲霧繚繞,風光無限。

不遠處,有一老一小兩頭牛正相互依偎着,悠閒地啃着青草。

天漸漸黑下來了,我們想在院子喫飯,無奈蚊子太多,讓人不能靜心喫飯,便移師廚房。手腳勤快的老闆娘,邊炒菜邊和我們聊着。不一會兒,一桌菜就做好了:山雞、臘肉、煎水魚、南瓜,加上自家園子的時蔬,我們喫得有滋有味兒,桌上的菜全部光盤,連那一鍋西紅柿蛋湯也喝得精光!

酒足飯飽,倒頭便睡。早晨,迷迷糊糊中,就聽得孟君興奮地喊着,“快,快,趕緊!”他顧不得洗臉刷牙,抓起相機就往外走,我忙拿着相機跟在後面。抬頭看天,這雲海實是是太美了!趕緊舉起相機拍上了……

東方日出,給白雲染上了一層紅霞;天色從朦朧到清晰,光影迷離;西面的山巒田野,則被鍍上一層壯麗的金色。

遠方,廣袤的田野上的莊稼,徽派建築羣的粉牆黛瓦,還有七彩樹葉,正在演繹着瑰麗的秋景,洋溢出田園牧歌式的詩意。雲霧在山巒間穿繞,在田野間浸染,生髮出萬千氣象!

這時候,無論是用手機還是相機,無論你怎麼拍,都會收穫一幅獨一無二的風景畫!

TIPS

1.交通

(1)自駕車,行駛路況良好,有滬渝、溧寧或杭瑞高速公路可選,需5個半小時;總費用約1000元/4人。

(2)高鐵+出租車。高鐵,從上海到黃山北站3個半小時;出租車,從黃山北站到塔川1小時;總費用約300元/人。

(3)長途巴士+出租車。長途,上海客運總站到屯溪7小時;出租車,從屯溪到塔川90分鐘。總費用約360元人/人。

2.食宿

住宿300元/兩人/天,早餐20元/人,午餐、晚餐各50元。門票:20元。

3.氣候:

早晚氣溫較上海低,約爲12~13攝氏度,建議多帶件外衣,禦寒保暖。

5.攝影

無論用手機還是用相機,建議都要準備好三腳架,以獲得滿意的拍攝效果。

本文內容摘編自《現代家庭·生活》2020年10月刊《塔川:水墨山村 秋色如畫》

文 / 圖 張克平

本期雜誌已上新,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或“閱讀原文”訂閱!

其他訂閱辦法:

①撥打郵局熱線“11185”訂閱

②至就近郵局營業窗口訂閱

③現代家庭雜誌社發行部諮詢熱線:021-63846315

戳這裏爲我加顆小星星

公衆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猜你喜歡↓↓↓

中國式逗娃,給我們的童年留下了多少陰影?

“兒子最愛的人不是我,我卻很開心”

你嫌棄的罐頭,真沒有那麼不健康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