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哦,不對,是“哈姆雷特”。小孩有小孩的哈利波特,大人有大人的哈姆雷特,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就好比大俠們躥房越脊如履平地,我看到個小石頭都得繞着走,因爲個體不同,對事物的認知就會不同。(題圖爲《哈姆雷特》劇照)

今天文章的話題其實是我的一位網友提出來的,她想讓我談談“八字所包含的客觀信息和個體主觀感受之間的差距”的問題。她非常客觀的跟我談到,雖然她的事業算是小有所成,但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卻略有遺憾。而對她來說,事業和財富在心中的位置,遠不如其他方面那麼重要,因此她不認爲她“好命”。

您一個月收入多少才能滿意?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個月能掙到一萬就是高工資,能高興得睡不着覺,而對有些人來說,一個月掙不到100萬就是失敗。於是,當“財氣偏上”這句論斷給不同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得出不同的解讀——有人心中可能是1個億,有人心中可能是100萬,有人心中也可能只是10萬而已。一句不同的斷語,不同的人會得出全完不同的“心理結論”。

曾經有一位朋友跟我講說他“財氣很差”,但幾盞茶過後,我差點被氣得翻桌子,因爲他說他有上千萬的身家——如果他的財氣差,我這樣的人該怎麼活?氣死寶寶了!後來慢慢聊下去,才知道他之所以自認爲財氣很差只是因爲他的朋友都是幾千萬上億的身家,相比較起來他的財運則顯得很差了。因此我們常常這樣說:八字是以大千世界的芸芸衆生爲參照的對象,而不是以某個具體的參照系來看,比如說清北畢業的大學生還會感覺自己的學歷還不夠好,那是因爲他的參照物是全世界最頂級的高校,僅此而已。

您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是一層層提升的,當一個人滿足了下層的需求,他必然會繼續尋求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但是,如果我們從中國傳統的哲學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則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論,雖然看似人的需求是一步步上升的,但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深山修行的隱士,他們追求的是清靜無爲,他們並沒有多少的社會和尊重的需求,有些甚至於也沒有多少生理需求,一天三餐粗茶淡飯而已,而有些人潛心文學,也可能沒有多少社交的慾望,但他們也感覺自己過得很滿足。

這就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好幾年前,某個電商平臺在做“千人千面”這樣一個項目,他們應該也是從古人的智慧中得到的啓迪吧!不同層級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層級的人更有不同的需求。就如我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網友一樣,她有着讓人羨慕的工作,也有着不菲的收入,在旁人眼裏她應該是足以被羨慕的對象,但是她仍然感覺自己的人生不太成功,那是因爲她最在意的不是工作和財富,而是其他的東西——如果她是一個工作狂,那麼她的感覺就會不同。

對於個體的人生來說,“完美”或“美滿”的評價從來都是來自於他人,而他自己總是會感覺仍然有點“缺憾”,因爲成功的喜悅是暫時,成就感也不是永恆的,只有“小缺憾”纔是難以磨滅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八字也是一個外人,他也只能從一個俗人的角度來分析命主,所以得到的結論也是俗人的結論,難以做到“千人千面”盡善盡美,而已而已

文|西風獨醉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相關文章